
溧陽市青蝦養殖協會黨支部,成立于2013年5月,是溧陽市基層協會首家成立的黨支部,支部成立半年以來。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該支部積極響應“溧陽青蝦”品牌戰略,圍繞“爭創全市一流協會支部,打造全省青蝦產業示范基地”的目標,以“支部搭臺,協會唱戲”為主題,堅持支部領著干、黨員帶著干、群眾跟著干,不斷做大做強青蝦產業,做到了紅了黨旗,富了農民。
注重“三個強化” 使黨支部在服務青蝦產業發展上彰顯先進性
強化組織體系。根據青蝦大的養殖區分布特點,按照“便于聯系、便于管理、便于發揮作用”的原則,以一個三塔蕩萬畝青蝦養殖區, 5個千畝以上青蝦高效養殖示范基地為中心,建立了6個黨小組,使黨組織與產業結合更緊,推動青蝦產業健康發展,帶動了新山、金山、上蔣、宜巷等村丘陵山區的青蝦養殖。使之青蝦上“山” 養,今年下半年新增青蝦面積達3000余畝,外銷青蝦市場檢驗合格率達100%,效益實現了質的飛躍。
強化工作指導。自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定期組織黨員會員對周邊鄉鎮、縣市蝦農進行產業指導,并影響帶動了安徽郎溪、高淳、廣德、常州地區的金壇、武進等周邊縣市的青蝦產業發展。示范推廣青蝦優良品種太湖1號,改良了當地的“溧陽青蝦” 品種,全鎮青蝦養殖面積己超4萬畝。
強化骨干力量。堅持“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的工作思路,盡力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協會骨干,發揮骨干帶頭作用。今年成立以來,已有骨干會員4人向支部遞交申請。
注重“三比三看”,在服務蝦農會員上體顯示范性
著眼發揮黨員在服務蝦農會員上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三比三看”活動,采取“月看過程,季看成效,年看結果”的評比方式,激發廣大黨員創先爭優熱情。
比黨性看踐諾。廣泛開展“公開承諾、履諾踐諾,黨員互評、領導點評、蝦農會員自評”活動,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服務蝦農會員增產增收。建立了全國的青蝦養殖“一村一品”示范村﹙東升村﹚,正在打造常州市首批青蝦養殖“一村一品” 示范鎮,與江蘇省農科院食品專合作開發休閑的食品﹙生態蝦﹚,將帶動發展青蝦加工企業2個。
比幫扶看本領。建立“‘黨員+會員’雙聯雙定”模式,每位黨員與10名會員、蝦農結成幫帶對子,對幫扶對象實行分類定責和包戶定責,帶領會員、農戶致富。今年來,共建立青蝦千畝產業化示范基地5個,形成一套“蟹草﹢青蝦” 青蝦立體產業化經營模式,并被省海洋與漁業局作為創新養殖在全省推廣;通過“一戶帶十戶、十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鏈接效應,在全市形成了以社渚鎮為龍頭的新產業發展新路。
比技術看品質。通過建立大學生實驗基地、舉辦培訓班、定期邀請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省海洋與漁業局等專家授課、精心設計課題等形式,幫助黨員會員、蝦農提高養植技術。目前,該協會每名會員都掌握了健康高效的青蝦養植技術,精粹的養殖技術與60萬尾青蝦苗在6月27日黨的生日來臨前已上“天”, 飛到了遼寧省大石橋市溝沿鎮永強米業有限公司, “溧陽青蝦” 已申報3萬畝的無公害產品, 成了常州市凌家塘水產品批發市場上的“搶手貨”。
注重“三建三心”,在服務群眾增收上成顯帶動性
建立營銷網絡,讓蝦農省心。充分挖掘黨員會員自身優勢,積極引導黨員會員投身營銷戰場,目前已發展青蝦經濟人68,在常州市凌家塘水產品批發市建立2個“溧陽青蝦”直銷處,提高蝦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正在籌建社渚鎮青蝦交易中心,使“溧陽青蝦” 遠銷大江南北。
建立直銷模式,讓蝦農順心。為減少銷售環節和銷售成本,防止蝦販壓價而導致“傷不起”現象,協會黨支部在建立銷營網絡的基礎上,不斷創新銷售方法,探索營銷途徑,已在洪運蔬菜平價超市連鎖店建起了“青蝦+超市”的直銷模式,實現“農超對接”,讓蝦農受益最大化。
建立可追溯體系,讓消費者放心。在5個千畝青蝦養殖基地建立了遠程監控、二維碼査詢、定點定期定時檢測,讓消費者真正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