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機金烏賊的采卵與洗卵
采卵于3月下旬將采卵器均勻沉放到產卵海區海底,并用纜繩連接和固定,海面沒有標志。采卵器用網目2厘米聚乙烯網片軋制在3根固定竹桿支架上,網片外部只 一個錐形口,作為親賊通道,網內部中央懸掛一簇海藻或樹枝作為接卵器。投放采卵器應正值烏賊產卵盛期。
一般采卵期為一個半月左右,到5月中旬前后,逐個采卵器收捕,病沖刷干凈。裝車時,底層用濕海藻鋪底,然后平放采卵器,避免相互摩擦損傷,頂部用濕麻袋或棉被遮蓋,防止陽光直射,最后用篷布蓋好綁牢運輸。
2、有機金烏賊的室內人工孵化
孵化方式:在自然海域,金烏賊受精卵多在水溫16-23℃進行,約經30天左右,即可孵化出金烏賊幼體。室內人工孵化,多采用網箱孵化,優點是不易損傷受精卵,孵化后便于收集幼體集中培育,方便管理。
孵化過程:剛采捕運回的受精卵絕大多數呈球形,個別呈橢圓形,卵粒較小,直徑約6-8毫米,表層粘有泥沙,半透明狀,經22天左右,卵粒體積逐漸膨脹,第一層外膜開始產生膨大,并逐漸被漲破而脫落,此時呈透明體狀態,膜內小烏賊幼體清除可見,卵粒直徑約為8-11毫米。再經8-10天,卵粒仍不斷膨脹,直到第二層隔膜被漲破而脫落,小烏賊孵出。
剛孵出的小烏賊幼體呈較淡的淺褐色。隨時間的延續,逐漸由淺褐色變為深褐色,其形態上幾乎接近于成體,體長約5-7毫米,平均卵化率可達8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