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魚到底有沒有養殖的?昨天分別咨詢了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位于杭州)的劉定康先生、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位于溫州)高級工程師單樂州、浙江海洋學院水產養殖系(位于舟山)系主任張學舒,他們三人都認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帶魚都是野生的。
“不要說浙江沒有,全世界也沒有人搞帶魚養殖的。”劉定康說。
三位專家說,之所以沒有人搞帶魚養殖,主要還是從經濟效益上考慮。海水魚的養殖一般采取網箱養殖或圍海養殖,特點都在淺海區。像網箱養殖,一般水深不超過8米。也有更深一點的,像沉式網箱,但難度大,經濟效益不理想。而帶魚一般生活在水面下30米-200米的海域(產卵時才會上游到水面下十幾二十幾米處),這遠遠超出了現在的網箱養殖深度。更主要的是,目前野生帶魚的資源(特別像南海帶魚)還比較豐富,價格也不貴,像品質更好的舟山帶魚,每公斤的零售價也就二三十塊錢,根本沒必要花大力氣去搞人工養殖。
“從理論上講,也許是可以養殖的,但還沒有人愿意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所以技術上可不可行也就無從談起。”劉定康說。
浙江省海洋水產養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單樂州說,帶魚一般分東海帶魚(也有稱舟山帶魚)和南海帶魚。東海帶魚細窄,但味道鮮美,肉質細膩,有嚼頭,價格也較貴。南海帶魚個大體寬肉厚,賣相好,但肉質粗而松散,口感差,價格便宜。
“如果光講東海帶魚或南海帶魚,一般的消費者可能分不清哪個好哪個差,攤主往往還要解釋一番。有的攤主為了少費口舌,就把東海帶魚說成野生的,把南海帶魚說成養殖的,不知道的人就誤以為真有養殖帶魚。”單樂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