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圍蝦對底質無嚴格的選擇,廣泛棲息于近岸淺海沙泥底海區。適應的水溫為10~37℃,最佳生長溫度為17~32℃。
當天氣寒冷,透明度大時隱藏在底質中,深度可達8~10厘米,適溫期白晝也常潛伏于底質中,僅露出兩眼和觸須。黃昏時進行捕食,夜間活動較多。
對鹽度適應范圍廣,能在淡水中生長,也能在鹽度為35‰以上的海水中生存。對低溶氧忍受力比較強。能在pH值為7.0~9.0的水中正常生活。
該蝦為雜食偏動物食性。成蝦階段捕食以橈足類、多毛類為主,亦攝食人工合成飼料和其它有機碎屑及底棲生物等。養殖周期為100~120天,蝦體可達8~10厘米。
刀額新對蝦海、淡水均可養殖,適應能力強,尤其是淡水養殖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養殖成功率高。
清塘7~10天后,池內注納新水50厘米,進水口用80目篩絹過濾進水,然后選擇晴天施放肥料,以培養基礎生物餌料。
施肥每0.067公頃可用經發酵熟化的有機肥(雞、豬、牛、羊糞等)100~150公斤,均勻撒開,或把有機肥放入編織袋內推入池底;如用無機肥,則每0.067公頃用尿素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全池潑灑。用無機肥需隔日等量追肥一次。
一般7~10天水色轉肥呈淺黃綠色,透明度在30~40厘米,表明水中生物餌料較為豐富,再測定水溫和pH值,若這些條件均適宜,則可投放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