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廣東省珠海市白蕉鎮在水產養殖專家的倡議下,大膽試養海鱸獲得成功,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海鱸養殖示范基地。
其中幾乎所有昭信人都在養“同一條魚”——海鱸!技術達人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能把這條魚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她卻做到了!
作為斗門區白蕉鎮強晟水產養殖場場長,鄧素貞負責120畝海鱸塘的日常管理,至今19年養殖生涯從未出現虧損。兢兢業業、細心執著是周邊養殖戶對鄧場長7000個日日夜夜工作的真實評價。
據強晟養殖場老板郭振強介紹,“從放魚苗到成魚出塘,鄧場長每天早、中、晚巡塘,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和水色。很少有人能一直堅持把水調得那么靚。她對魚的關心、耐心、細心程度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所有用料、用藥的記錄做得非常細致,我們合作近20年,她的養殖技術和責任感無可挑剔!”在鄧場長看來,“強晟養殖場的魚苗、飼料、成魚收購的產業鏈布局讓自己的養殖之路更順暢。
每年都會設2~3個苗種塘。頭批魚11月中旬放苗,第二年9月份以1.2-1.3斤上市。中批魚1月放苗,10月底上市。我會提前收集附近養戶放養信息,結合自身的魚塘條件,靈活選擇放養頭、中、尾批魚,錯開高峰出魚期,爭取利潤最大化。”
鄧場長對自己的養殖效果非常滿意,“海為飼料真材實料,2012年的兩個基地120畝的凈利潤是150萬元,行情不好的這兩年,每年利潤也達到80余萬元。海為公司14年裝的底排污的魚塘,畝產1.1萬斤,餌料系數1.29(每包大31.5斤)。今年這塘魚放下去9個月,10月14號打樣是1.18斤,估計10月出塘,長勢非常快。”
作為全國50強水產養殖能手的入圍選手,鄧場長樂于分享她多年積累的海鱸養殖經驗。
1)海鱸在3cm——4兩階段的管理很關鍵,每周會用飼料拌海先鋒1號和維C,魚的腸類疾病顯著減少,要嚴格控制每天的投喂量,建議喂到7成飽;
2)均衡增氧結合底排污,6畝的塘配8臺葉輪,1臺水車,晚上幾乎全部開啟,有一個基地70畝全部安裝微孔,還有兩個底排污的魚塘每天堅持排污半小時;
3)盡量保持魚塘的生態平衡,調水很有必要,每周用通威的底改先鋒,半月用一次消毒先鋒,雖然投入大一些,但效果非常好;
4)天氣變化大的時候注意消毒、換水、控制投喂量。總的來說,養魚先養水,養魚重在心細!
廣東片區養殖能手驗收專家、通威股份水產技術總監張璐博士帶隊的驗收小組對鄧場長的養殖效果比較滿意,同時建議鄧場長的其余50畝魚塘都配置微孔增氧設備,增加排污口的數量。
對鄧場長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刻,“22歲開始養魚到現在,除了養魚我什么都不會。”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份執著。
其中幾乎所有昭信人都在養“同一條魚”——海鱸!技術達人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能把這條魚當作自己的孩子來養,她卻做到了!
作為斗門區白蕉鎮強晟水產養殖場場長,鄧素貞負責120畝海鱸塘的日常管理,至今19年養殖生涯從未出現虧損。兢兢業業、細心執著是周邊養殖戶對鄧場長7000個日日夜夜工作的真實評價。
據強晟養殖場老板郭振強介紹,“從放魚苗到成魚出塘,鄧場長每天早、中、晚巡塘,觀察魚的活動情況和水色。很少有人能一直堅持把水調得那么靚。她對魚的關心、耐心、細心程度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所有用料、用藥的記錄做得非常細致,我們合作近20年,她的養殖技術和責任感無可挑剔!”在鄧場長看來,“強晟養殖場的魚苗、飼料、成魚收購的產業鏈布局讓自己的養殖之路更順暢。
每年都會設2~3個苗種塘。頭批魚11月中旬放苗,第二年9月份以1.2-1.3斤上市。中批魚1月放苗,10月底上市。我會提前收集附近養戶放養信息,結合自身的魚塘條件,靈活選擇放養頭、中、尾批魚,錯開高峰出魚期,爭取利潤最大化。”
鄧場長對自己的養殖效果非常滿意,“海為飼料真材實料,2012年的兩個基地120畝的凈利潤是150萬元,行情不好的這兩年,每年利潤也達到80余萬元。海為公司14年裝的底排污的魚塘,畝產1.1萬斤,餌料系數1.29(每包大31.5斤)。今年這塘魚放下去9個月,10月14號打樣是1.18斤,估計10月出塘,長勢非常快。”
作為全國50強水產養殖能手的入圍選手,鄧場長樂于分享她多年積累的海鱸養殖經驗。
1)海鱸在3cm——4兩階段的管理很關鍵,每周會用飼料拌海先鋒1號和維C,魚的腸類疾病顯著減少,要嚴格控制每天的投喂量,建議喂到7成飽;
2)均衡增氧結合底排污,6畝的塘配8臺葉輪,1臺水車,晚上幾乎全部開啟,有一個基地70畝全部安裝微孔,還有兩個底排污的魚塘每天堅持排污半小時;
3)盡量保持魚塘的生態平衡,調水很有必要,每周用通威的底改先鋒,半月用一次消毒先鋒,雖然投入大一些,但效果非常好;
4)天氣變化大的時候注意消毒、換水、控制投喂量。總的來說,養魚先養水,養魚重在心細!
廣東片區養殖能手驗收專家、通威股份水產技術總監張璐博士帶隊的驗收小組對鄧場長的養殖效果比較滿意,同時建議鄧場長的其余50畝魚塘都配置微孔增氧設備,增加排污口的數量。
對鄧場長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刻,“22歲開始養魚到現在,除了養魚我什么都不會。”這是一種堅持,更是一份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