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在嗜好食用河豚的鄰國日本,為嘗試河豚美味而死于河豚中毒的“勇者”也不在少數(shù)。然而,河豚料理真的這么危險嗎?這種拼死一吃的美味值不值得?
了往今來,因貪圖食物美味而致死的食客不在少數(shù),而因食用有毒河豚而死亡的人,大約是其中最著名的群體之一。
中國古代早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還流傳著不少關于此事的笑話段子。在嗜好食用河豚的鄰國日本,為嘗試河豚美味而死于河豚中毒的“勇者”也不在少數(shù)。
1592至1598年,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出兵遠征朝鮮。來自全國的武士奔赴北九州一帶集合出征。讓人大跌眼鏡的是,許多武士途徑山口縣下關一帶時,因為抵抗不過河豚的誘惑,紛紛由于吃河豚而喪命。
還未征戰(zhàn)朝鮮,兵力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折損不少,可謂是不太體面的“出師未捷身先死”。豐臣秀吉因此而大怒,下令禁止武士吃河豚。
到了明治21年即1888年,當時的日本總理伊藤博文到下關訪問時,得以一嘗河豚美味,并為之大感驚艷,當下宣布解除禁止河豚售賣的禁令。日本人這才又開始大規(guī)模地食用起河豚來。
有細心的人或許已經(jīng)注意到了,在日本,這兩件與河豚相關的歷史事件都發(fā)生在下關,由此可見河豚在下關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