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泡病
在鮑的集約化養殖系統中,由于投喂各種海藻;在光照強烈并且水流不暢時,由于海藻的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溶解于水中,如果達到飽和度的150%~200%,鮑就會發生氣泡病。病鮑在上皮組織之下形成許多氣泡。嚴重時鮑浮于水面,口部色素消退,齒舌異常擴張,身體固著不動;口、足、外套膜和上足膨脹,特別是上足變為鱗莖狀,不能動;全身肌肉和結締組織中都有氣泡,血管也發生氣泡栓塞;神經鞘與其內外相鄰的組織分離,血細胞中的液泡擴大。患氣泡病的鮑往往繼發性感染弧菌病,加速鮑的死亡。氣泡病主要危害幼鮑。
防治方法主要在投喂大量海藻時應避免強光照射,并加大水流量,以防止溶解氧過多積累后發生氣泡病。嚴防水質渾濁,保持水質潔凈,禁止投腐爛餌料,可減少此病發生。在水溫20℃上,交換量最低要保持在8~10倍以上。
投喂配合餌料要適當,不能過多。另外,要加強檢查,一旦發現少量氣泡病發生,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大換水量進行倒池,保證海水新鮮;②減少人工配合餌料的投喂量(50%),嚴重時可停喂配合餌料;③加強管理,徹底清洗和清除殘餌,保持水質潔凈;④把飼育網箱徹底消毒,可用10~20毫克/升優氯凈,把網箱浸泡3小時,然后取出晾曬,干燥以后把舊網箱換下來;⑤把死鮑嚴格清除出來,防止高蛋白分解后產生硫化物導致幼鮑死亡。

才女蟲病
才女蟲是一種鉆孔動物,能把鮑堅硬的貝殼鉆透,進而腐蝕貝殼,破壞機體,導致病害發生。主要癥狀表現為貝殼被鉆成空洞,才女蟲進入貝殼后鉆透石灰質破壞珍珠層,使貝殼組織疏松,導致貝殼破碎而影響鮑正常生長,最后導致死亡。
此病多發生在工廠化養殖過程中,由于集約化生產中高密度飼養對環境要求十分嚴格,而目前的設備和手段還達不到理想的環境,溶解氧、氨氮、pH等各種因素失調時,導致了才女蟲病的頻繁發生,并對生產造成嚴重危害。
在預防及治療方面,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才女蟲造成嚴重死亡導致產量大幅度下降的現象也不多見,只要在水質、餌料、溶解氧、飼育密度、藥物消毒等方面科學合理地調解,各種因素協調發展,并保持相對穩定,是完全可以預防該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