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質管理
水質要求pH值為7.0~8.0,溶解氧不低于4毫克/升,水色以黃綠色為好,透明度在30~40厘米,放養前期每隔5天左右加水10厘米,夏季高溫季節加至最高水位。平時要勤巡塘,經常換水以改善水質。有條件的池塘最好配備增氧機,整個養殖期間保證水質清新。
(2)投飼管理
蝦苗下塘養殖前1個月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為餌料或輔以少量的細微顆粒飼料,1個月后投喂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輔投淡水貝類、雜魚。投餌量根據季節、水溫和水質等情況靈活掌握。如水溫在20~30℃,攝食旺盛時,應多投喂飼料,水溫低于15℃時則少投飼料。配合飼料每天分2~5次投喂,由于蝦夜晚活動,因此晚上投喂量占日投量的60%,并設置餌料臺,以便檢查攝食情況,做到不剩殘食。
(3)病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整個養殖期間,每1個月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15公斤泡成乳液全池潑灑,以殺滅病菌和驅除敵害,同時也可補充鈣質,對蝦脫殼生長亦有利。
(4)堅持早晚巡塘
主要觀察白天有無缺氧浮頭現象,并注意檢查進水口網袋和防逃網是否破損。同時還要檢查蝦的攝食、脫殼和生長情況。
(四)捕撈收獲
蝦的收捕時間,主要取決于成蝦的生長情況和市場要求。一般在淡水池塘中養殖80~100天,就可達7~10厘米長的商品規格,可采取輪捕方法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