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當地有不少人專門夜釣大黃魚,再賣到對岸廈門餐館,1尾動輒數萬元,甚至于10幾萬元,超高好價錢吸引更多人投入,因此還曾與對岸釣客發生衝突。
縣水試所指出,大黃魚肉質細緻、鮮甜、無腥味,肉質含有高達18%的蛋白質與鈣、磷、鐵,以及微量元素硒。自古在中醫學理中,黃魚已是藥用魚類,其鰾(俗稱魚膠)膽、耳石皆有清熱去瘀、潤肺健脾、解毒等功效,被視為一身是寶,高經濟價值的好魚。
該所在今年4月中旬引進受精卵1公斤,歷經1個半月努力,首度成功培育出大黃魚1吋苗8萬尾。在對其生態習性不熟悉情況下,一切採取土法煉鋼,靠著資深技工的經驗摸索前進,因此碰到不少困難。
主要是黃魚仔稚魚的發育有2個關鍵期,首先是7至10日齡時消化系統正發育階段,輪蟲已不能滿足仔魚的生長與營養需求,需要適時更換餌料;另外在20至28日齡,魚苗體長達1.2至1.5公分時,正是生長鱗片階段,此時魚苗一旦受到驚嚇,魚鰾立即充氣浮于水面死亡。
培育人員以黑布覆池,有效防止魚苗受到驚嚇,等到魚苗長到2至3公分,必須移至室外育成池時,考量大黃花魚生性害羞,又需在夜間進行,四周漆黑一片,也增加工作的困難度。
該所表示,未來除留下部分養大做為種魚外,其馀將放流入海,以豐富金門海域黃魚資源,期待能增加地區漁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