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鱔的繁殖季節較長,約在5—8月,盛期為6—7月,卵生,一般在所棲息水域的岸邊產卵,有時也產于水生植物或被水淹沒的亂石間。產卵時,雌鱔先在洞口外水面吐出一團泡沫,然后把卵產于泡沫之間,卵分批產出,受精卵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發育和孵化。雌雄親鱔均有護卵習性。
剛孵化出的鱔苗長13毫米,出生后一周年,體長達到25厘米左右時即達性成熟,懷卵數依個體的大小而異,一般200—800粒,個體大的黃鱔產卵數可達1000粒。
從重量上看,黃鱔體重在25克至50克的,卵量較多,顆粒較小,每條每年產卵200—400粒,最多產1000粒;體重在75克左右的,不僅卵量多,顆粒大,且飽滿發亮,金黃色,有彈性;體重100克左右的黃鱔卵巢較小;體重在125克以上的無卵。
雌鱔兩側的卵巢是不對稱的,左側發達,右側退化,成熟的卵呈金黃色,相對密度比水稍大,無粘性,孵化時間較長,約150小時出膜。
黃鱔在生理上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雌雄同體和性逆轉,即在沒有外加因素的情況下,黃鱔能自身由雌性變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