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豚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食用歷史,河豚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消腫降血壓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魚皮含有豐富的膠蛋白,起到很好的美容作用。
目前國內養殖河豚魚主要分海水和淡水兩種。北方主要養殖海水紅鰭東方豚,南方主要養殖淡水暗紋東方豚。北方的養殖紅鰭東方豚全部出口到日本、韓國,每年的出口量一般在4000噸左右,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北、大連等地。南方的養殖暗紋東方豚主要以國內銷售為主,每年的銷售量在10000噸以上,主要分布在江蘇和廣東等地。北方的紅鰭東方豚銷售情況不穩定,因為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去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韓國和日本等國家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極大限制本國的經銷商與中國企業合作,出口貿易非常艱難,出口量下降50%,造成養殖戶虧損,所有企業舉步艱難。南方養殖暗紋紅鰭東方豚的銷售比較穩定,因為國內的需求很大,再是地方政府的扶持。比如:江蘇海安市每年當地政府4月份舉辦一屆“中國海安河豚節”,主要以“河豚美食”為亮點,發展旅游品牌,并通過人民網直播和東方衛視。新民晚報等新聞媒體的宣傳。大大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拉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江蘇靖江每年舉行“中國河豚文化高峰論壇”。這都推動了當地河豚行業的發展。現在銷售已經擴大到北京上海濟南蘭州青島等大城市。
但是,目前河豚業在國內的發展受到政策法規的嚴重制約,致使河豚行業得不到更有力的支持,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北方地區,在去年因為受國際金融的影響,出口量低,國內市場不允許銷售,造成養殖行業大量虧損,導致今年養殖量大大減少,對河豚魚行業的發展不力。
目前,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很大,需求量不可估量,很多省市以及大城市的賓館和酒店以各種名目在銷售,而且銷量只增不減,但是大部分暗地銷售,只有部分企業以試食為名取得許可證。從一個行業的長遠角度看,國家應該正確引導監督,使這行業能健康發展。
目前做河豚魚國內市場的放開條件已經具備:
1、 現在養殖場大多數是工廠化、規模化養殖,并且在相關部門備案,其藥殘方面得到嚴格的控制。
2、 現在養殖的河豚魚的毒素含量微乎其微,甚至有的地方實行無毒化養殖(因為河豚的毒素不是本身就有,是吃水中的藻類過多積累,所以在毒素方面可控)。
3、 關于河豚的加工在行業已經有嚴格的操作要求,有的地方已經制定當地加工河豚魚的標準,比如江蘇江陰市的河豚魚協會制作河豚魚的宰殺及烹飪標準。上海已經參考日本河豚魚加工標準制定出加工要求。以前發生河豚中毒事件都是不懂得河豚的加工及食用方法所造成的,沒有一起是按照正常操作加工烹飪造成的。
4、 關于河豚的毒素的檢驗,上海海洋大學已經研制出在十分鐘內通過試劑、試紙來檢驗出河豚魚的毒素。
所以說河豚魚國內市場的放開已經具備基本條件,現在關于河豚魚國內市場放開推動工作已經有很多地方部門組織在做這項工作。例如中國行業協會、水產品加工及流通河豚分會、江蘇省各個地方的河豚協會,大連市漁業協會等都在做這項工作。希望各級政府能夠重視這個產業。
作為我們養殖企業呼吁可以適當在一些城市放開河豚魚市場,并盡早建立健全各項政策法規,以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基地為魚源,省市食品監督檢驗部門批準在國內進行河豚連鎖經營,同時嚴格規定經去毒的河豚只能在連鎖機構市場銷售,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