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黃魚活體運輸技術
一、運輸技術
1、運輸車輛的選擇,常常選擇市場上經常使用的活魚運輸車,在經過改裝的貸車上放上一只容積為0.3米的圓塑料桶,并在桶內放上1只充氣頭或者一只成十字型的充氣管,氣源由車上裝載的3馬力或5馬力柴油機帶動氣泵來提供。
2、運輸,用運輸途中的海水,通常選擇為大黃魚養殖地的海水。若有特殊情況,無法使用養殖地的海水,可以用海水晶來調制運輸用水,水體比重一般在1.015至1.024之間。
3、溫度運輸,途中的海水溫度一般要與養殖地海水的溫度相近,在10至5℃之間。如在盛夏季節運輸,在運輸途中可適當放些冰塊,以至于水溫過高,但要防止冰塊溶化后的淡水流入運輸桶內,使桶內比重降低從而對成活率產生影響。
4、充氣運輸,途中應保持適宜的充氣量,一般控制在微沸騰狀。如果氣量過大便會引起魚體狂游、煩躁不安,不利于運輸成活率的提高。
5、密度運輸的魚體密度應視運輸時間和魚體的大小而定。運輸時間在24小時內、魚體大小在0.5千克/尾上下的,可以放置30尾/米左右。

二、體會
1、運輸的大黃魚,應該選擇魚體健壯、無病蟲害、無明顯外傷的。選用的大黃魚最好的是網箱養殖的。同時,還要注意在裝卸過程中一定要小心,從而盡可能的減少對大黃魚的驚嚇以及損傷。
2、最好在運輸過程中使用氧氣瓶充氣,在使用氧氣瓶增氧時,應使用減壓閥等配套設施,并要注意水壓與氧氣瓶氣壓之間的關系。
3、為了保持一定的水壓,在運輸途中,盛魚的容器內應保持適宜的水位,這樣有抻于提高大黃魚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