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肇慶地區鯪魚養殖主要存在水濃、高溫期閉口、寄生蟲多、產量低等問題;而且當前生豬行情不景氣。因此,尋求魚塘養殖新的盈利模式迫在眉睫,那么魚塘如何才能實現更好的盈利呢?
好潤水產藥店經過多年來對本地區鯪魚養殖的實踐總結得出,增加魚塘盈利水平的有效途徑就是提高魚塘麥鯪的產量。2014年我們提出了好潤“1+6”精細化鯪魚養殖技術,就是根據本地池塘養殖的基礎條件與市場行情,設計出1個高效高產的養殖規劃,歸納出“清塘、投苗、調水、改底、防蟲、增氧”6大核心養殖技術!
一、高效高產的養殖規劃原則
1.合適的養殖品種及養殖方案
根據對養殖品種的行情進行分析,選定合適的養殖品種。然后根據氣候和池塘的基礎條件確定合理的養殖方案,如目標產量、是否開魚花、放養密度及規格、拉魚時間及規格等。
2.池塘利用率高
塘租價格高,養殖時間有限,因此提高對池塘養殖時間和空間的利用率尤為關鍵。如縮短單批次魚種的養殖周期,合理控制魚種密度等。
二、精細化麥鯪養殖技術(土鯪類似)
養殖目標:產量達到 2000斤/畝。
“6”大核心養殖技術:
1.清塘技術
其中干塘是提高麥鯪產量的必要工作,先殺死塘底野雜魚和螺,而底泥黑的池塘先用漂白粉再使用生石灰進行清塘消毒,效果會更好。
2.魚種投放技術
強烈建議采用小塘標粗、大塘放大規格魚粒,同時加強輪捕輪放的投放模式。這是提高麥鯪產量的關鍵技術!小塘4月份開花,之后買4000尾/斤左右魚粒標粗到1000尾/斤左右后再過大塘,大塘高峰期平均10-15天出魚(收成)一次,規格為100尾/斤。
3.調水技術
本地區池塘的水質到中后期多數會出現pH高、水濃、泡沫多等現象,引起魚缺氧、閉口,魚生長速度慢。同時當地往往無換水條件,此時處理難度非常大。因此,建議前期就做好調水工作,預防中后期惡劣水質的出現,這樣才可以讓魚生長速度快,最終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好潤菌”的出現及其實踐效果,是本地區池塘調水技術上的一個新突破,具有使用方便、性價比高、調水效果突出等特點。
好潤菌套餐為“藻得力”+“腸輕松”+“生力菌”+“酵母”各一包,發酵200-300斤水,使用10-15畝水體。
4.改底技術
本地區適合使用顆粒型的氧化性底改,“福底Ⅱ”促進魚開口效果明顯,同時拉魚前使用“福底Ⅱ”+“底潤”可以減少魚浮頭閉口等現象。
5.防蟲技術
麥鯪寄生蟲以車輪蟲和孢子蟲為主,建議在養殖過程中多防蟲少殺蟲,做好調水改底工作可在根本上減少寄生蟲的發生及其危害。定期驗蟲及時殺蟲,特別是過塘前后做好驗蟲殺蟲工作,清塘時殺螺也可以減少孢子蟲發生的概率。
6.增氧技術
溶氧限制產量,池塘溶氧來源:增氧機30%+藻類70%,多開增氧機和調好水以保證池塘水體溶氧充足,提高麥鯪產量。
三、放大規格養殖案例
鼎湖區永安鎮雙㘵村何老板兩個麥鯪池塘,面積共80畝,主產麥鯪共計13萬多斤左右,其中小塘30畝,一邊養殖另一邊標粗為大塘供應魚粒,產了2萬斤麥鯪(100尾/斤),另外賣了小規格魚粒1萬斤左右,大塘50畝產了10萬多斤麥鯪,養殖期間投料較少。
養殖要點:
1、小塘一邊養殖另一邊標粗為大塘供應魚粒,大塘放大規格魚粒,規格多數在1000-1500尾/斤。
2、大塘每月用“福底Ⅱ”20瓶全塘改底一次,不定時不定量在池塘的豬糞排入處使用“福底Ⅱ”進行改底。
四、調水喂料養殖案例
高要市金利鎮梁老板一精養麥鯪魚池塘,水面7畝,第一批魚堅持使用“藻得力”+“綠藻源”調水和“福底Ⅱ”改底,同時配合投喂飼料,經過25天總出魚8100斤,飼料成本1.3元/斤魚。
第二批沒有調水單純喂料,客戶反映:第二批魚產量比第一批魚低,總計出魚7700斤,同時飼料成本增加到1.6元/斤魚,養殖時間變長到30天!第三批魚該客戶又重新使用第一批魚的養殖方法,25天后出魚8300斤,飼料成本1.3元/斤魚,對比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