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黃魚與大黃魚區別
小黃魚又稱小鮮,外形與大黃魚相似,但又不屬于同一種。小黃魚體長短于大黃魚,一般為15—25厘米,與大黃魚的主要區別是:大黃魚的鱗較小,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八至九個鱗片;在而小黃魚的鱗較大,在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五至六個鱗片。大黃魚的尾柄較長,其長度為高度的三倍多,而小黃魚僅二倍左右。
2。 小黃魚:
小黃魚又稱小鮮,是舟山漁場上產量較高的一種魚類,歷史最高年產量曾達到3萬噸。
小黃魚外形與大黃魚相似,但又不屬于同一種。小黃魚體長短于大黃魚,一般為15—25厘米,與大黃魚的主要區別是:大黃魚的鱗較小,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八至九個鱗片;在而小黃魚的鱗較大,在背鰭起點與側線間有五至六個鱗片。大黃魚的尾柄較長,其長度為高度的三倍多,而小黃魚僅二倍左右。
3。 大黃魚:
大黃魚,又叫大黃花魚,是我國的重要經濟魚類。舟山群島海域是大黃魚的主要產地之一,歷史最高年產量曾達到13.2 萬噸。
每年立夏前后,大黃魚在集群產卵時會發出叫聲。雌魚的叫聲較低,同點煤氣燈時發出的哧哧聲相似;雄魚的叫聲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鳴。在木帆船生產時,漁民都把耳朵貼在船板上聆聽叫聲,判斷魚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魚群的深淺,進行捕撈。
大黃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鮮食可紅燒、清燉、生炒、鹽漬等,烹調幾十種風味各異的菜肴。咸菜大黃魚是舟山人待客的家常菜。大黃魚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耳石有清熱去瘀、通淋利尿的作用,膘有潤肺健脾、補氣止血作用,膽有清熱解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