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賊的外形特征
烏賊亦稱墨魚、墨斗魚,烏賊目海產(chǎn)頭足類軟體動物,與章魚和槍烏賊近緣 。現(xiàn)代的烏賊出現(xiàn)于2,100萬年前的中新世,祖先為箭石類。特征為有一厚的石灰質(zhì)內(nèi)殼(烏賊骨、墨魚骨或海螵蛸,可入藥)。
烏賊身體可區(qū)分為頭、足和軀干三個部分,軀干相當于內(nèi)臟團,外被肌肉性套膜,具石灰質(zhì)內(nèi)殼。
頭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四周圍具口膜,外圍有5對腕。頭兩側具一對發(fā)達的眼,構造復雜。眼后下方有一橢圓形的小窩,稱嗅覺陷,為嗅覺器官,相當腹足類的嗅檢器,為化學感受器。足已特化成腕和漏斗。腕10條,左右對稱排列,背部正中央為第一對,向腹側依次為2一5對,其中第4對腕特別長,末端膨大呈舌狀,位體前端,呈球形,其頂端為口,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四周圍具口膜,稱為觸腕,可以捕食,能縮入觸腕囊內(nèi)。各腕的內(nèi)側均具4行帶柄的吸盤,觸腕只在末端舌狀部內(nèi)側有10行小吸盤,此稱觸腕穗。雄性左側第5腕的中間吸盤退化,特化為生殖腕或稱莖化腕。可輸送精莢入雌體內(nèi),起到交配器的作用。
根據(jù)莖化腕可鑒別雌雄。腕和觸腕是烏賊的捕食和作戰(zhàn)武器,不僅弱小的生命將喪生于烏賊的腕下,即便是海中的龐然巨物-鯨,遇見體長達十余米的大烏賊也難對付。漏斗位頭的腹側,基部寬大,隱于外套腔內(nèi),其腹面兩側各有一橢圓形的軟骨凹陷稱閉鎖槽。
與外套膜腹側左右的閉鎖突相吻合,如子母扣狀,稱閉鎖器,可控制外套膜孔的開閉。漏斗前端呈簡狀水管,露在外套膜外,水管內(nèi)有一舌瓣,可防止水逆流。當閉鎖器開啟,肌肉性套膜擴張,海水自套膜孔流入外套腔;閉鎖器扣緊,關閉套膜孔,套膜收縮,壓水自漏斗的水管噴出。此為烏賊運動的動力。

烏賊的身體像個橡皮袋子,烏賊有一船形石灰質(zhì)的硬鞘,內(nèi)部器官包裹在袋內(nèi)。
在身體的兩側有肉鰭,體軀橢圓形,共有10條腕,有8條短腕,還有兩條長觸腕以供捕食用,頸短,頭部與軀干相連,有二腕延伸為細長的觸手,用來游泳和保持身體平衡。頭較短,兩側有發(fā)達的眼。頭頂長口,口腔內(nèi)有角質(zhì)顎,能撕咬食物。
烏賊的足生在頭頂,所以又稱頭足類。頭頂?shù)?0條足中有八條較短,內(nèi)側密生吸盤,稱為腕;另有兩條較長、活動自如的足,能縮回到兩個囊內(nèi),稱為觸腕,只有前端內(nèi)側有吸盤。
軀干呈袋狀,背腹略扁,位頭后。外被肌肉非常發(fā)達的套膜,其內(nèi)即為內(nèi)臟團。軀干兩側具鰭,鰭在軀干末端分離、鰭在游泳中起平衡作用。由于軀十背側上皮下具有色素細胞,可使皮膚改變顏色的深淺。烏賊軀體方位依其在水中的生活狀態(tài),頭端為前,軀干末端為后,有漏斗的一側為腹,相反一側為背。但根據(jù)軟體動物的體制與烏賊的形態(tài)比較,其前端應為腹側,因足讓腹側,后端為背,背側為前,腹側為后,這是烏賊的形態(tài)學位置、但為了觀察敘述簡便多采用前種定位。
烏賊身體扁平柔軟,非常適合在海底生活。烏賊平時做波浪式的緩慢運動,可一遇到險情,就會以每秒15 米(54公里/小時)的速度把強敵拋在身后,有些烏賊移動的最高時速達150 千米。它不但逃走快,捕食更快。烏賊是水中的變色能手,其體內(nèi)聚集著數(shù)百萬個紅、黃、藍、黑等色素細胞,可以在一兩秒鐘內(nèi)做出反應調(diào)整體內(nèi)色素囊的大小來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適應環(huán)境,逃避敵害。烏賊的體內(nèi)有一個墨囊,里面有濃黑的墨汁,在遇到敵害時迅速噴出,將周圍的海水染黑,掩護自己逃生。

烏賊的生活習性
烏賊喜棲息于遠海的海洋深水中生活。每年春暖季節(jié)由深海游向淺水內(nèi)灣進行產(chǎn)卵,4~6月間產(chǎn)卵粘附于海藻及其他物體上,9月下旬開始,當年孵化的幼體雙游返南方越冬。可在洄游中捕食甲殼類,軟體類及其他小動物。
烏賊的捕食特點:因為穩(wěn)定的結構肌紅蛋白是烏賊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條件,烏賊熱衷于吃螃蟹、魚、貝類動物,甚至大王烏賊不惜與抹香鯨拼個你死我活,就是為了爭奪蝦青素資源,蝦青素是最強的抗氧化劑,是保證肌紅蛋白結構穩(wěn)定而不被氧化必要條件。
烏賊的食物:烏賊主要吃甲殼類、小魚或其他軟體動物。主要敵害是大水生動物。
烏賊體內(nèi)的墨汁平時都貯存在肚中的墨囊中,遇到敵害侵襲時,它們會從墨囊噴出一股墨汁,把周圍的海水染得墨黑,然后乘機逃之夭夭。烏賊的墨囊是一種貴重的藥材,墨汁經(jīng)加工后不僅可制成印刷用的油墨,還可制成止血藥,可治功能性出血。并可以當調(diào)味品使用;1990年,日本青森縣的科學家發(fā)現(xiàn)烏賊墨汁中含有抗癌成分,純化后可使60%的患癌小鼠恢復健康,原因是烏賊墨激活了腫瘤附近的巨噬細胞。在日本,以烏賊墨為材料制成的面包、拉面、意大利面條沙司等食品相繼推上市,已形成了一個烏賊墨食品熱。在意大利威尼斯,除了貢多拉船,莫過于這充滿濃濃海潮味的墨魚汁意大利面了,你將吃得滿口黑牙,咀嚼在口中的是粼粼波光的海面,鮮味迸發(fā)。在西班牙著名的墨魚汁海鮮飯更是令人垂涎三尺,時刻懷念。

烏賊的分布
烏賊分布于世界各大洋,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沿岸淺水中,冬季常遷至較深海域。常見的烏賊在春、夏季繁殖,約產(chǎn)100~300粒卵。
中國烏賊種類較多,東海盛產(chǎn)曼氏無針烏賊,盛產(chǎn)于浙江南部沿海及福建沿海;臺灣槍烏賊,分布于臺灣海峽以南海區(qū),汕頭外海及北部灣為產(chǎn)卵場所。
烏賊的分類
烏賊約有350種:有針烏賊﹑金烏賊﹑槍烏賊﹑無針烏賊﹑火焰烏賊﹑熒光烏賊﹑大王烏賊﹑斑烏賊﹑細烏賊﹑飛烏賊等,其中最小的是雛烏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