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冬時節,農村廣袤的田野上一片蕭瑟,空無一人,割茬的蝦稻田里長了一層油油的嫩草,環型溝里的水草剛露出水面。
近日,記者驅車來到積玉口鎮新潭村。群杰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許群山信心滿滿地說,11月底,包括新潭、古城兩村共5000畝蝦稻共作基地已經投放了蝦苗、種上了水草,就只等明年3月初小龍蝦上市了。最近,他一天也沒閑著,到省內外考察龍蝦養殖環境和開展技術培訓指導,目前已經拿到了很多訂單。
今年38歲的許群山是地道的新潭村村民,這里離借糧湖畔古城、鳳蛟、寶灣等小龍蝦核心養殖區域近在咫尺,他每年看著周圍的村民因養殖小龍蝦而走上致富路。
1997年,他帶著自己的創業致富夢想外出打工,憑著不銹鋼門窗安裝手藝和踏實肯干的態度,很快在石家莊市不銹鋼加工市場組建了10多人的裝修隊,業務越做越大。此后,他在潛江建材大市場專門做起了不銹鋼安裝生意,年收入維持在20萬元左右。
近年來,房地產業不景氣,裝修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公司的欠賬逐漸增多,讓他有了放棄裝修生意的想法。正當他謀求其他創業項目的時候,他注意到在家鄉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小龍蝦竟然蘊含了如此大的商機。
2013年,許群山回鄉投資數萬元,流轉40畝土地,開始養殖小龍蝦,沒想到第一年養殖就獲得了很好的效益。2014年下半年,他投入300萬元,聯合5個龍蝦養殖戶成立了群杰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在外闖蕩多年的他,很快打開了對外市場,銷路打開了,合作社的小龍蝦供不應求。
今年,合作社養殖面積由300多畝發展到5000畝,社員發展到112人。合作社吸納社員以土地入股,先付給社員每畝500元的土地流轉費,夏秋由社員各自種稻,冬春由合作社負責種苗、種草等成本投入,社員參與養蝦管理、收購環節,產品由合作社統一銷售,最后社員可在合作社利潤中分紅50%,每畝蝦收入至少能分1500元以上。
合作社采取生態養殖模式,出產的小龍蝦暢銷北京、上海、南京、江蘇等地。今年,合作社已銷售成蝦120萬斤,銷售額近1600萬元,社員每畝可拿到土地租金、股份分紅和夏秋兩季稻谷收益等三份收益。
許群山說:“都說中國小龍蝦看湖北,湖北小龍蝦看潛江,積玉口作為潛江龍蝦核心養殖區和蝦稻共作發源地,水質好,自然條件優越,出產的小龍蝦很受市場的歡迎,銷售價格比市場價格要高2—3元/斤。”
為了提高合作社龍蝦的品牌效應,他今年還注冊了“積玉口龍蝦”商標,打出了自己的小龍蝦品牌。許群山對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前景信心滿懷:明年爭取社員發展到200人,龍蝦養殖面積發展到8000畝,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現在正著手設計小龍蝦包裝,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已經有客戶正在洽談將小龍蝦銷往緬甸等地。他已不滿足單純的小龍蝦養殖銷售,小龍蝦深加工帶來的高產值是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