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豚魚作為海安科技入戶主推品種,為廣大水產養殖示范戶帶來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入。日常的河豚養殖是提高河豚養殖產量的關鍵,必須認真細致,持之以恒,重視每個環節。
1、巡塘堅持每天巡塘,觀察河豚的活動、攝食及水色、水質情況,檢查養殖設施,有條件的應每天定期測量水體理化因子,如水溫、PH值、溶解氧、氨氮、透明度等,并做好記錄。
2、及時調整投飼量在適溫范圍內,河豚生長速度較快。隨著體重的增長,日投飼總量必須調整,每隔10—15天要測定一次體重情況,推算塘中河豚總重量,據此調整下一階段的投飼量。
3、魚病防治河豚通常無特異的病蟲害,在池塘養殖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有水霉病、小瓜蟲病、爛鰓病、腸炎病等。在生產上以預防為主,每半個月或一個月全池撥灑消毒劑一次,并定期在飼料中拌入抗菌藥物如痢特靈、黃連、黃芩、黃柏、板藍根、穿心蓮等。由于該魚對防治藥物劑量及處理時間反應特別敏感,決不可套用其它魚常用劑量,以免造成藥害。
4、及時分養及收獲在養殖密度過大或個體差異較大,餌料不足時,河豚有瘋狂撕咬,互相殘食的習性。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捕大留小,分塘養殖,國內市場河豚的商品規格為400克以上,而放養當年苗種,一般只能長成150—250克,大多數要到次年上市,所以要根據市場的需求,做好起捕銷售,以提高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