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恰縣巴音庫魯提鄉境內10畝的五個魚塘內1萬余尾中華鱘魚生長態勢良好,明年7月份可進入市場,預計創收36萬元。
烏恰縣巴音庫魯提鄉地處高原,平均海拔2250米,恰克馬克河流經全鄉,吐喀公路路經全境。是一個以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半農半牧鄉。今年,在自治區煤炭工業管理局住村工作組的幫扶與支持下,利用恰克瑪克河流水域豐富,適合養殖冷水魚的特點,鄉政府和住村工作組一起,確定了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的中華鱘魚為主的冷水魚養殖思路。在試樣階段投資18萬元,修建五個魚塘,面積10畝,試養中華鱘魚1萬余尾。
試養成功后,巴音庫魯提鄉將采取“農民合作社”的形式,進一步擴大鱘魚養殖,計劃未來5年將魚塘面積擴展到200畝,(每村建設魚塘100畝)并對鱘魚進行網格化隔離養殖(以長4米寬1米的小池進行規劃),科學控制鱘魚大面積疾病風險。預計每年可創收420萬左右。同時對魚塘周邊進行綠化,發展第三產業,利用賽馬場等便利條件修建度假村,可帶動10―20戶群眾參與發展服務業,實現第三產業增收20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