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水溫。水溫對海參的生長發育和成活有極大的影響。水溫24~27℃,稚參生長迅速,落地稚參經1個月培育平均體長可達5~6毫米。試驗證明,稚參生活的適宜溫度是24~27℃,隨著生長稚參生活的適宜水溫也在逐漸下降。體長2厘米的幼參適宜水溫為19~Z3℃,生長的最佳水溫為19℃。在該溫度條件下,攝食率為18%~35%。體長5~15厘米的幼參,生長的適宜水溫為10~15℃。
(2)光照強度。海參對光照強度的變化反應不靈敏。
但是長時間的光照過強,容易導致稚參死亡明顯增加,甚至發生大批死亡的現象。為了便于附著基上底棲硅藻的繁殖,適當提高室內的光照強度是可行的,一般可控制在2000勒克斯以內為宜。
(3)鹽度。要求鹽度在29~33。體長0.4毫米的稚參,水溫15℃、鹽度25以上時未見有死亡,在鹽度⒛以下出現死亡個體;水溫⒛~25℃、鹽度⒛以上時無死亡個體出現;水溫15℃,體長0.4毫米的稚參適應鹽度為⒛~25,體長5毫米稚參為10~15,幼參為15~⒛;水溫在⒛℃以下時,水溫越高對低鹽度的抵抗力就越強。
(4)pH值。在正常情況下,培育海水的pH值一般在7.9~8.4,稚參對pH值的適應范圍比較廣。當pH值降至6以下時或者上升至9以上時,稚參則收縮呈球狀,漸漸會發生死亡。當pH值及時調整恢復到正常范圍后,稚參仍能恢復正常。
(5)溶解氧。海參培育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應維持在4~5毫克/升。當溶解氧降至3.6毫克/升以下時,稚參開始出現缺氧反應,身體萎縮,附著力減弱,容易從附著基上脫落下沉到池底,縮成球狀或腹面朝上、伸長,呈僵直狀態。
在缺氧狀態下,溶解氧降至3毫克/升,也容易導致稚參死亡。當溶解氧降至1毫克/升、水溫26~29℃時出現大量死亡,是稚參的致死溶解氧量。
海參培育期間,正值一年中的高溫季節,海水中原生動物大量繁殖生長造成耗氧量大,加之水溫高,溶解氧的飽和量降低。尤其是投喂鼠尾藻粉碎濾液和人工配合餌料,也容易發生分解消耗溶解氧,易導致培育水溶解氧的明顯下降。因此,海參培育期間,必須密切注意培育水的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