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青魚的方法
野環境中的青魚,大都生活在江湖河泊和水庫中,北京水域比較少。大多為人工飼養。
1.釣青魚工具的選擇
青魚為大型魚類,因此野釣青魚時最好再置備一付釣竿備用,以防釣到大青魚時,以備在魚線即將被拉完時,換上另一付海竿。
為此垂釣青魚時,應選用3.6米以上硬調海竿,釣輪也應選用大型輪,儲線應在200米以上,線徑應在0.45~0.5毫米。如使用二用竿,竿長在5米以上為好。
2.釣青魚的釣鉤
可用單鉤、雙鉤選用大型短柄鉤如伊勢尼11~12號或鯉17~18號鉤。若用組鉤則可選伊勢尼516和丸袖形。而在池溏垂釣,則選用5--6米中硬手竿,線0.3~0.35,鉤丸袖形716號足可應對。
3.釣青魚的釣飼選擇
青魚最喜食田螺、蜆、幼蚌、小蝦、蚯蚓,但最喜食田螺。也吃玉米面制品和煮熟山芋。以田螺肉為最佳釣餌,p1.將田螺去皮一個個穿在鉤上,裝滿為止。p2.將田螺砸碎裝鉤。

4.釣青魚的釣點選擇
青魚大都生活在中底層,喜有泥底水域覓食。因此在螺螄多的水域都可作為釣點。在挺水植物附近水底有礫石,都是不錯位置。每當夏秋二季也常到淺水處覓食,尤其在清晨和傍晚、常可看到覓食泛起的泡沫,也是不錯的釣點。
5.釣青魚的方法
1)手竿,二用竿浮漂底釣。其釣法同釣鯉魚一樣,可用單鉤也可用雙鉤,葷餌、素餌皆可。裝鉤時將鉤整個鉤埋入食內,又不同于鯉魚,青魚為吞食性魚類,會整個將鉤餌吞入。因此漂的動作,形同黑魚漂突然直入水中。
2)海竿不裝浮漂底釣。與釣鯉魚相同、可用組鉤或一餌雙鉤,采用墜下鉤的組合。以組鉤垂釣以玉米面和山竽為主,用田螺最好采用雙鉤。青魚吃鉤時,竿尖不會猛然下彎速度很慢,又不同于鯉魚。無論是組鉤還是雙鉤,大都被同時被吞入。釣到大青魚時最明顯特征,仿佛是鉤掛底以后再開始向深水游動。速度也很慢非常難以控制,如前所述近300米、0.4毫米線只能放完為止,因此必須強調另用備用竿按:接線法遛魚。

釣青魚的方法說明
青魚多棲息在水體的中下層,一般不游至水面。食性比較單純,以軟體動物螺、蜆為主要食物。在池塘養殖中的幼魚喜食糧食飼料,至體長15厘米后咽齒壓碎功能增強,食性出現轉變。2齡前死亡率較高,食性雜,主食糧食性餌料;2齡后,特別是體重長至1公斤時,食性轉向軟體水生動物,能磨碎堅硬的甲殼后吐殼吞肉。自然水域中常集聚于江河和湖泊的深淺結合部。除冬季食欲較弱外,春、夏、秋三季攝食猛烈,且能在氣壓較低、大多數底棲魚類普遍厭食的情況下咬鉤吞餌。
多用傳統釣法。釣具以硬調長竿配粗線大鉤。竿長一般不短于6.3米,線以4號或線徑0.55毫米、拉力7公斤以上為宜,鉤雖不大講究型號,但鉤條的粗壯和鉤門的寬度是非常重要的。青魚的咬鉤時漂的瓜是穩而滯,漂的起伏不大,比較平穩。但接著而來的第二訊號是緩慢的把漂拖入水中,不會見到漂的再度浮起。
青魚身重力大,在揚竿感覺到鉤上有魚時,一般不會有猛然橫竄的現象出現。常見的情況是平穩而悠然地向外游去,其力之大恰如老牛耕地,形成人與魚借竿線拔河之勢。此時唯有變換站位,或人隨魚沿岸而走,或改變牽引方向,借臂力使竿呈側向彎弓后與之周旋。否則會跑魚。
在冬季或氣壓較低的時候,青魚的咬鉤常表現為漂略為下沉后,不再有第二訊號。揚竿時感覺不到鉤掛魚唇后的抖動,仿佛是鉤無意中掛住水下暗樁一般,形成僵持。數分鐘后,始見釣線緩緩向外移去。一般來說,這時候的鉤已穩穩刺入魚的上唇,只要牽引時不急不躁,循著魚的游動方向使竿的彎度保持在拋物線狀態是不會跑魚的。
在自然水域中釣青魚,可選流水較緩和曲岸的外沿下鉤。在池塘和小型湖泊等養殖水域,則以選深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