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淡水白鯧具堅硬的鰭條和腹棱鱗,一定密度運輸時相互傾軋極易造成損傷,導致死亡。通過長期摸索,總結出以下幾點淡水白鯧的運輸經驗,以求共享。
一、鯧魚苗種的運輸
中長距離的運輸(指4-5小時的車程),要求帶氧進行,每立方水體的運輸密度最好不要超過2500尾(10-20P/㎏),距目的地一小時前加4ⅹ80萬單位/瓶人用青霉素(單位立方水體)作消毒劑。抵達塘口,需要進行水溫調控、緩苗處理,魚種成活率一般能達到98﹪以上。
二、鯧魚成魚的運輸
成魚在捕撈前要控食一天,飼喂黃豆的要控食兩天。捕撈作業過程要求熟練、快捷,避免魚體損傷。每立方水體運載量控制在600公斤左右,要求充氧狀態下運輸。
中長距離,最好帶冰運輸,水溫控制在18度左右,可以減少白鯧的活動量,上市時,能保證白鯧有好“皮毛”,好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