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蝦養殖面積增加兩成
一直以來,鄱陽湖是我國小龍蝦的高產地。鄱陽湖以其良好的水質、豐美的水草出產肚白、殼紅、原生態的鄱陽湖小龍蝦,贏得“一湖清水出好蝦”的美名。隨著名氣日漸提升,越來越多江蘇、浙江、湖北、上海等地的客商前來采購、販運鄱陽湖小龍蝦,余干縣成為鄱陽湖小龍蝦最大的集散中心。
近年來,傳統主打產品草魚價格持續低迷,小龍蝦價格居高不下,江西省很多水產養殖戶改養蝦蟹。據介紹,市場上的小龍蝦主要分為天然和養殖兩類,天然的占絕大部分。在江西省,包括增值養殖的小龍蝦面積共有20萬畝,比上年增加了兩成。
出口受阻企業轉型做內貿
江西省大力扶持發展鄱陽湖小龍蝦出口產業,味道鮮美的小龍蝦受到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消費者的熱捧。但近幾年,江西省小龍蝦出口創匯開始縮水,利潤越來越低。2012年,鄱陽湖小龍蝦出口銷售額突破5000萬美元。去年江西省小龍蝦出口產值只有3000萬美元,主要以蝦仁加工為主。目前鄱陽湖的小龍蝦出口企業只有3家,而3年前還有6家。
不僅是江西省,湖北這樣的產蝦大省,小龍蝦出口創匯也在嚴重縮水。盡管國際市場的價格比往年提高,但由于原材料收購價格上漲幅度大,價格倒掛導致江西省小龍蝦出口量大幅下降。二十年時間,原材料成本漲了68倍,出口利潤越來越薄。隨著我國消費者將0.6元一公斤的龍蝦“吃”到了數十元一公斤,內外貿市場差價所剩無幾。
專家也表示,近十年來,歐美等進口國對輸出國企業加工衛生條件和安全衛生管理能力要求越來越嚴,從硬件到軟件都作了詳細規定,這些非關稅貿易壁壘也導致出口下滑。
然而,可喜的是,國內龍蝦消費市場的火爆,讓一些專注出口的企業轉型做內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