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草魚機械性腸炎的癥狀
發病初期,投喂飼料時,池魚首先出現“炸窩”(即在無驚擾的情況下,群魚突然受驚,瞬間鉆入池底或向外逃躥)。繼續投喂,又會陸續回到食場內驚恐地搶食,又不斷地發生“炸窩”。嚴重時群魚無法正常攝食。一周左右出現死亡,往往先死亡較大個體。外觀病魚膘肥肉滿,無顯著病狀,惟有因患腸炎后魚體嚴重失水,眼球凹陷特別明顯。病程稍長,體色發黑,個別尾鰭末梢發白,離群獨游。少數有“赤皮”,多數伴有“爛鰓”和“肝膽綜合癥”等并發癥。鏡檢魚鰓和體表多數無(少)寄生蟲。解剖可見多量紅色腹水,腸道多數被脂肪覆蓋后影約能見,外觀腸前段發紅發炎,剖開腸道都充血、出血,嚴重的(已感染細菌)整個腸道都充血、出血,甚至化膿(并有一股濃烈的腐尸味),肝臟色澤變淡或發綠,膽囊腫大。此時的魚體已經嚴重消瘦,骨格輪廓凸出。隨機抽檢發病池塘中(規格普遍參差不齊)的“好魚”,多數可見腸道前段即第二大彎處,已經充血和發炎。檢測水質多數良好,少數欠佳。
二、草魚機械性腸炎的治療
1、限量投飼:每天投飼料量,按吃食性魚體重的1%以內進行投喂,同時停止投喂包括草料在內的其它任何飼料,直至池魚完全恢復后方可逐步添加。
2、內服藥餌:按限量后的飼料量,加1.0%-1.5%的加強型氟苯尼考制劑(即按每1000kg魚用10g-15g藥拌10kg飼料);或加 1.5%-2.0%的加強型諾氟沙星制劑,再加2.0%的大蒜素或2.0%的肝膽必康,拌合飼料投喂,現配現用,連喂2天,第3天開始藥量減少一半,再喂 3-5天(預防按此方法3-4周投喂一次,或發現有“炸窩”現象,及時進行預防,每次連喂2-3天,)。在投喂藥餌期間,投飼量減少后,每天餐數仍不能減少,并每餐均要按量拌藥投喂,這樣才能保持魚體內有足夠的血藥濃度,以提高其治愈率。
3、對繼發感染伴有“赤皮”、“爛腮”、“出血”等細菌性腸炎病的,全池潑灑二氧化氯對水體進行消毒,隔日重復一次。
4、對水質不好的,根據情況及時采取回流新水、潑灑生石灰、潑灑硫酸鋁鉀、施放微生物制劑等措施改善水質,使水體溶解保持在5mg/L以上,為魚病的快速痊愈提供關鍵性的條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