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菇能否越冬主要取決于它的生長環境,如果在野外生長,則通常無法越冬,如果在溫室內生長,則可以越冬,但期間子實體會停止發育。
人工種植時,冬季要在菌床上覆蓋樹葉,這樣可起到保溫保濕的效果,之后每隔5-7天要對樹葉及走道噴水加濕,以便讓菌床保持濕度,避免料面結冰。

一、雞腿菇能不能越冬
1、雞腿菇能否越冬
生長在野外的雞腿菇,一般無法越冬,人工種植在溫室內的雞腿菇,一般可安全越冬,但子實體在此期間會停止生長。

2、冬季管理方法
(1)入冬后要讓雞腿菇保持休眠狀態,此時可在菌床上覆蓋一層厚度達到3厘米左右的樹葉,或覆蓋一層草簾,這樣既能保溫保濕,又能為菌絲提供新鮮的空氣。
(2)每隔5-7天對樹葉以及走道噴水加濕,以保持菌床的濕度,而且還能防止料面結冰。
(3)將棚內的溫度控制在0℃以上,翌年4月份棚內溫度回升到7-15℃時,揭開草簾和樹葉,并加強通風換氣,提供散射光。當空氣、光照、溫濕度等條件適宜時,經過1周左右雞腿菇就能進入生殖生長階段。

二、雞腿菇合適的生長溫度是多少
1、菌絲
(1)雞腿菇屬于中溫偏高型菌類,其孢子萌發適溫為22-26℃,菌絲則具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即便在-10℃的環境中也不會死亡。
(2)菌絲的生長溫度范圍為3-35℃,生長適溫為24-28℃,溫度超過35℃時會停止生長,并且會快速老化,最終自溶變黑。

2、子實體
(1)生長溫度范圍為8-30℃,生長適溫16-24℃,溫度低于8℃或達到30℃以上時,會增加子實體的形成難度。
(2)在適溫范圍內,若溫度相對較低,則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較慢,但菇體的質量較好,具體表現為粗壯、肥大、結實,可以長期存儲;若溫度相對較高,則子實體的生長速度會加快,但菇體的質量相對較差,具體表現為菌柄伸長,菌蓋小而薄,容易發生開傘自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