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
鸚鵡魚怎么養有耐心的定期換水,檢視水族箱中的配備;血鸚鵡有著先天呼吸器官的功能缺失,要保證水中的養氣充足。喂養充足的食物,選擇蛋白含量高的食物。鸚鵡魚或稱鸚嘴魚,鸚鵡魚,學名洛神頸鰭魚,隆頭魚科的屬類,俗稱有鸚哥魚、鸚嘴魚、紅楔鯛等,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帶魚類。因其色彩艷麗,嘴型酷似鸚鵡嘴型而得名。另有一種由美洲慈鯛雄紅魔鬼魚和紫紅火口雜交培育成的淡水賞觀魚,因體色鮮紅,又稱為血鸚鵡。
【金剛鸚鵡魚養殖方法,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很多人都愛金剛鸚鵡魚,這種魚類頭部有一個凸起的肉瘤,身體呈現大紅色的美景令人目不轉睛;而最讓人驚奇的是它們可以活到八年之久!若想飼養此種華麗的魚類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詳情 ]
【鸚鵡魚被咬傷能恢復嗎,體表受傷可以恢復】如果鸚鵡魚只是被咬傷體表,只需為它們殺菌消毒,并進行藥浴即可恢復。如果鸚鵡魚的內部器官受到損壞,則很難恢復。鸚鵡魚性情兇猛,具有較強的領地意識,將它們養在同一個魚缸中可能[ 詳情 ]
【鸚鵡魚的飼養方法,每天需提供1-2小時的光照時長】水溫水質:鸚鵡魚適宜溫度為28℃左右,喜歡微酸性的軟水,每三天換四分之一的水。投喂飼料:避免給鸚鵡魚投喂河魚和泥鰍,可以選擇投喂活蝦或豐年蝦,但喂之前需消毒并剪掉蝦頭部硬刺。[ 詳情 ]
鸚鵡魚被咬傷能恢復嗎,體表受傷可以恢復
如果鸚鵡魚只是被咬傷體表,只需為它們殺菌消毒,并進行藥浴即可恢復。如果鸚鵡魚的內部器官受到損壞,則很難恢復。鸚鵡魚性情兇猛,具有較強的領地意識,將它們養在同一個魚缸中可能
鸚鵡魚的飼養方法,每天需提供1-2小時的光照時長
水溫水質:鸚鵡魚適宜溫度為28℃左右,喜歡微酸性的軟水,每三天換四分之一的水。投喂飼料:避免給鸚鵡魚投喂河魚和泥鰍,可以選擇投喂活蝦或豐年蝦,但喂之前需消毒并剪掉蝦頭部硬刺。
鸚鵡魚不紅了是怎么回事,找準原因綜合治療
鸚鵡魚不紅的原因有:不適應新環境或受到驚嚇、體內紅色色素含量降低、白點病。不適應新環境或受到驚嚇:針對該種情況,一般靜養一段時間即可。體內紅色色素含量降低:針對該種情況
養鸚鵡魚必備藥物,一般要準備痢特靈、土霉素等常用藥
養鸚鵡魚的必備藥物有痢特靈、高錳酸鉀、土霉素、慶大霉素、甲基藍、孔雀石綠等。痢特靈:用于治療鸚鵡魚的腸胃疾病。高錳酸鉀:主要用于治療外傷和細菌感染。土霉素和慶大霉素
鸚鵡魚需要打氧嗎,需24小時打開氧氣泵
鸚鵡魚需要打氧。鸚鵡魚是人工雜交品種,帶有缺陷,鰓部的水流比較少,氧氣需求較高,養殖時需要安裝氧氣泵。鸚鵡魚是熱帶魚,是由紅魔鬼魚和紫紅火口雜交而成,無法繁衍后代,喜歡弱酸性
鸚鵡魚的壽命有多長?該怎么養
鸚鵡魚的壽命一般為4-5年,飼養條件好的話可以活6年以上。鸚鵡魚的養殖密度不能太大,養殖水溫控制在21-35℃之間,最好在25-30℃,每天盡量換1/5的新水,食量大,雜食性高,紅蟲、豐年蝦、面包蟲、小魚、跳蚤等可以喂食,每天可以喂食2-3次,最好有2-3小時的陽光照射,每4天清掃一次水族箱。
鸚鵡魚眼睛凸出來是什么病?附鸚鵡魚眼睛凸出的原因及癥狀
鸚鵡魚的眼睛凸出是得了凸眼病,其原因是水質問題,沒有按時更換水或過濾水槽,水質老化引起細菌感染。如果沒有按時清理水槽垃圾,會使污濁的水中各種有害細菌繁殖嚴重。凸眼病是鸚鵡魚的常見病之一,凸眼病的發展非常迅速,有時一夜之間腫脹,會出現不吃飯,活動緩慢的現象,凸眼病的發病率低,但治療困難,死亡率高。
鸚鵡魚身上有白斑怎么辦?附原因和癥狀
將水溫提高到30℃,利用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迅速成熟,從魚體表面脫落。5%的鹽水浸泡幾天,百萬分之二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百萬分之零點零五的孔雀石綠和25%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百萬分之二的28-30℃鹽酸奎寧藥液浸泡3-5天,百萬分之二的硝酸亞汞藥液浸泡半小時等。
鸚鵡魚的繁殖方法,繁殖環境如何
1、繁殖方法:鸚鵡魚是人工產物,在幼魚時就要喂食增色飼料,以保證以后色彩鮮艷。2、鸚鵡魚之間的卵是無法繁殖的,因為兩只魚一旦在一起便會廝打,所以要麻醉進行拔牙和剪嘴。3、繁殖環境:最好在弱酸性且硬度低的軟水中繁殖,水溫在25~28℃最為合適。4、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定時定量喂食。
鸚鵡魚常見病的治療方法,附病態表現
首先要區分是否是傳染病,及時診斷,如果不能診斷,暫時不動,或者根據傳染病進行飼養管理。發生傳染病的魚群或個體應嚴格隔離,所有飼養用具應分開使用。根據病情的發展,可適當停食或少喂飼料,詳細觀察其飲食和活動情況,確診后適當投藥。加強飼養管理,注意水溫變化,使其恒溫,換水要特別慎重,可以適當淘汰病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