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粱專用除草劑注意事項
一、播后苗前土壤處理播后至出苗前的化學除草是利用時差選擇法除草的方法,它是在高粱種子播種后,幼苗未出土前,噴灑除草劑,而雜草萌發早的,遇藥后會迅速死亡,達到除草目的。高粱田常用、向播后苗前化學除草方法有:(1)25%綠麥
高粱條螟發生與防治
高粱條螟屬鱗翅目、螟蛾科。通稱高粱鉆心蟲,是為害高粱、玉米的主要害蟲。識別:成蟲 雌蛾體長14毫米,雄蛾體長12毫米。頭胸背面灰黃色,腹部黃白色。復眼黑褐色,下唇須較長,向前下方直伸。前翅灰黃色,頂角顯著尖銳,外緣略呈1
高粱田間草害防治
危害高梁的雜草有數百種,它們在外形、生態、繁殖習性、危害特點以及對除草劑的敏感性都不相同。因此,草害的防除要根據雜草的種類以及當地栽培習慣靈活掌握。防除方法:1. 深耕 深耕是防除雜草的有效方法之一。大部分雜
高粱散黑穗病防治
高粱散黑穗病的癥狀在抽穗后顯癥。被害植株較健株抽穗早,較矮、較細,節數減少。病穗上每個小穗的花蕊和內外穎都受害變成黑粉,外面有一層灰白色的薄膜,變成卵形的灰包,從穎殼伸出,外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狀的厚垣孢子,露出
高粱頂腐病防治
癥狀:苗期、成株頂部葉片染病表現失綠、畸形、皺褶或扭曲,邊緣出現許多橫向刀切狀缺刻,有的沿主脈一測或兩側的葉組織呈刀削狀。病葉上生褐色斑點,嚴重的頂部4—5片葉的葉尖或整個葉片枯爛。后期葉片短小或殘存基部
高粱球腔菌葉斑病防治
高粱葉斑病病原:Mycosphaerella hlolci Tehon稱高粱球腔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子囊腔黑色,球形,孔口乳頭狀。子囊圓柱形,無色。子囊孢子無色透明,雙細胞,近梭形,上細胞稍大。此外有報道M.ceres Sacc.稱蠟球腔菌,也可引起該病。
高粱細菌性紅條病防治
高粱細菌性紅條病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holcicola (Elliott)Dye, 異名X. holcicola(Elliott)Starr et Burkholder稱油菜黃單胞菌高粱致病變種或絨毛草致病變種(高粱細菌條斑病黃單胞菌)。菌體短桿狀,大小1.05-2.
高粱粉種的原因和防治
高粱播種后,當土壤溫度較低,水分較多,通透性較差,氧氣相對較少時,播下的種子在土壤中因長時間不能發芽,而產生酒精發酵,種子發霉腐爛,失去發芽能力的現象叫“粉種”。解決粉種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要選用充分成熟
高粱蚜蟲防治
高粱蚜在河南省1年發生20代左右,以卵在荻草或其它寄主的葉背或葉鞘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越冬卵開始孵化,然后先在寄主植物的嫩芽、嫩莖上取食,后還到高粱上為害。7-8月份為害最重。 然后又產生有翅蚜遷人越冬寄主上越冬。
高粱鐮刀菌穗腐病防治
高粱鐮刀菌穗腐病為害癥狀穗部。花序發病時谷粒上生出白色至粉紅色菌絲,產生粉狀物。葉片。葉片上的病斑為褐色至紫紅色,發病嚴重時葉片萎蔫,長出粉紅色霉層。莖稈。發病部位多在基部第l~3節,可以引起植株萎蔫。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