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棗樹的種植育苗技術
選地整地拐棗適應性較強,喜生于向陽、濕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ph值中性。多年不受人們重視,資源銳減,商品奇缺,應發展規模化栽培。種植前選好宜林場所后,先挖好深寬各1米的坑,坡地可挖成魚鱗坑,防止水土流失.坑多施入
喬木沙拐棗種植要點
喬木沙拐棗種植以先育苗后栽植為宜。育苗、播種、扦插均可,苗圃地要求排水良好的沙土或沙壤土,不宜有鹽堿。在早春進行播種育苗,因補子發芽較困難,要在播種前10—15天催芽。先用清水浸泡3天左右,待種子胚芽膨脹后,撈
拐棗怎樣栽培管理
拐棗選地栽植:拐棗適應性較強,喜生于向陽、濕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栽植。拐棗栽后管理:拐棗幼苗生長緩慢,要加強幼樹的管理。在生長期噴促花王2號能把植物營養生長機能轉化成生殖機能,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
拐棗育苗繁殖技術與功效
拐棗別稱蜜屈律、木蜜、木珊瑚、雞距子、雞爪子、雞爪梨、萬壽果、萬韋果、金鉤子、梨棗、枸、棋子、臭杞子、棘枸子等,學名枳棋。為鼠李科枳椇屬落葉喬木。分布安徽、浙江、江西、廣東、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陜
旬陽秋冬拐棗建園600畝
近日,在旬陽縣甘溪鎮隨處可見揮楸揚锨栽植拐棗苗木的百姓,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成了初冬里一道靚麗的風景。據了解,甘溪鎮拐棗種植歷史悠久,技術成熟,已有種植面積2500畝,近年來已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產業。為做大做強
拐棗的栽培技術
拐棗的選地栽植:拐棗適應性較強,喜生于向陽、濕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境栽植。拐棗的栽后管理:拐棗幼苗生長緩慢,要加強幼樹的管理。在生長期噴促花王2號能把植物營養生長機能轉化成生殖機能,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
有機拐棗的栽培技術
拐棗,別名:萬壽果、俅江枳椇、雞爪連、金鉤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等,拉丁文名Hovenia dulcis.鼠李科 、枳椇屬落葉喬木,高達10米多;嫩枝、幼葉背面、葉柄和花序軸初有短柔毛,后脫落。隨著社會的發展有機食品越
拐棗栽培
拐棗在我國栽培利用的歷史久遠。早在《詩經·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詩句。據《辭源》解釋:“枸即枳椇,南山謂之秦嶺”。《陸疏》中說:“枸樹山木,其狀如櫨,高大如白楊,枝柯不直,子著枝
拐棗種植霉斑病的防治
拐棗霉斑病的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面現褪綠黃斑,背面現近圓形霉斑,邊緣不變色,數個霉斑匯合成斑塊,或霉斑密布致整個葉背覆滿霉狀物,終致全葉變黃或干枯,果實干癟不堪食用。拐棗霉斑病的防治方法(1)定期噴施植寶素、葉面
拐棗種植高產五措施
1、拐棗種植要播前催芽,苗期覆膜拐棗一般在春季2~4月播種,由于此時氣溫偏低,種莖發芽慢,播前應對種莖催芽。在室內用溫床進行催芽,催芽溫度保持在20℃左右,15天便可出芽;也可在室外搭塑料柵催芽,溫度20~25℃,連續處理15天,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