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常見病害發生和癥狀調查
芥末又名山崳菜、山姜、辣根、瓦沙畢、為十字花科山崳菜屬的多年生草本、喜陰濕環境的半陰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是生產芥末的原材料。它原產中國和日本,但我國過去未加栽培。在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大量種植,
芥末的小菜蛾防治方法
小菜蛾,別名菜蛾、兩頭尖、方塊蟲、小青蟲,屬鱗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全國各省均有分布,以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最為嚴重,主要危害甘藍、花椰菜、白菜、蘿卜、油菜、芥菜等,重發年如防治不力,可造成毀
怎么種植芥末
一、芥末種植用地的選擇1、芥末采取林下種植,其植被選用喬木林或高大灌木,宜用闊葉林帶,樹高三米以上,遮光度65-80%為佳。2、芥末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國西南部,定位于海拔1500m至2600m之間。3、芥末用地的朝向以座南朝
芥籽油的抗菌殺蟲作用
芥籽油具有很強的殺菌力,1882年結核菌的發現者就已證明。而芥末的辛辣物質的殺菌功效經實驗也被證實。將浸泡有芥末汁液的脫脂棉放置于培養有致病菌的試管口,這些致病菌在12小時后就死亡。致病菌包括霍亂菌、傷寒菌、
芥末的組成成分
研究發現,芥末所含化合物成分較多,產地不同,其各種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芥末中,其辛辣成分主要是水解揮發性含硫化合物。芥末中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烯丙酯,有剌鼻辛辣味等刺激作用,在酶的水解下,不但有調味作用,而且還有
芥末種植的田間管理
芥末田間管理應主要做好肥水管理、病蟲防治,適時采收等方面的工作。早春播種的黃昏采出苗較晚,約需7-12天,晚春及夏秋播種的芥末,由于氣溫高,只需3-5天即可出苗,芥末播種后至出苗期間,若天氣干旱,要勤澆水,保持畦面濕潤,在芥末
芥末種植白銹病防治
白銹病為芥末的主要病害,分布廣泛,發生普遍,主要在露地形成為害,4-10月均可發病。一般病株20%-40%,嚴重時常達80%以上,顯著影響芥末產量與品質。[芥末白銹病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片。在葉片上出現大小不等的不規則褪綠斑塊,葉
芥末種植要點
芥末種植宜選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少的地塊。作平畦,澆足水,撒播后蓋土。播種至出苗,春季8~12天,夏秋季4~6天。出苗后的苗期需及時追肥、澆水、間苗及除草。播種后40~45天,苗高10~12cm。具葉5~6片葉時,陸續間拔采收。春、秋茬
芥菜種植枯萎病的防治
芥菜枯萎病俗稱“患黃橙”,由于其癥狀表現葉片迅速干枯,呈橙黃色,故農戶稱之“患黃橙”。此病嚴重時如遇強烈北風,則全田植株葉片干枯,全被風刮走,屬毀滅性病重。目前對該病尚未有特效藥物防治,一般用
芥菜種植的田間管理技術
芥菜是一種耐肥的蔬菜,需肥量較大,應經常追施速效肥料。春芥菜生長期間雨水多,幼苗定植成活后,追肥濃度可大些;而熱水芥菜追肥宜淡,宜勤。秋芥菜的追肥,前期宜淡,后期可適當濃些,并結合灌水;當雪里蕻(排菜)進入生長旺盛期,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