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紡”出文化味
作為我市首家工業文化館,其面貌、館藏如何?是如何展現苧麻紡織文化的,其建成意義又何在?2月26日,記者帶著疑問,采訪了咸安苧麻文化館。倡導苧麻文化在你想象中,企業自建的文化館會是個什么樣子?或許是冰冷的展廳,星羅密布的
全國苧麻行業發展專題研討會在余召開
周杰在致辭中說,新余長期致力于做大做強麻紡產業、打造特色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在業界形成了一定比較優勢。早在1997年新余就獲得了“夏布之鄉”的美譽,并因麻紡發展獲得諸多榮譽。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新余以
苧麻和亞麻的區別
亞麻主產區為黑龍江省,占全國亞麻種植面積的80%,亞麻纖維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纖維,是天然纖維中唯一的束性植物纖維,具有天然的紡錘形結構和獨特的果膠質斜邊孔,由此產生的優良的吸濕、透氣、防腐、以軍、低靜電等特性,
苧麻要高產冬管須到位
入冬以后,苧麻停止生長,但地下部麻蔸的發根、孕芽等生理活動仍在進行。因此,冬季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滿足麻蔸對水、肥、氣、熱的要求,促使麻蔸孕育多而粗壯的幼芽,加強培育,抓好“三要”,是奪取來年豐收的重
苧麻保持水土的成因分析
1.苧麻根系發達、固土力強。苧麻屬深根型植物,蘿卜根粗長,根系較多,入土較深,一般入土達50厘米以上,大部分細根分布在35厘米左右的耕作層中,固土力特別強,保持土壤不流失效果好。2.苧麻覆蓋率高、時間長。苧麻地上莖高而密
分宜苧麻自唐朝起為皇室珍品
1979年~1980年在龍虎山崖墓中,發掘了大批的苧麻印花布,據中國紡織科學院專家測定,屬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是目前我國出土文物中最早的苧麻印花布。崖墓中還出土了一批紡織機件和用具,上海紡織科學院鑒定認為,這些工具應該
全國苧麻國家標準宣貫會召開
2015年10月27日,由中國纖維檢驗局主辦、湖南省纖維檢驗局承辦的全國《苧麻精干麻》、《苧麻落麻》國家標準宣貫會在長沙召開。黑龍江、四川、湖北及湖南相關專業纖檢機構共19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標準起草人、湖南
苧麻織物的分類及風格特征
麻纖維其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常用的有苧麻、黃麻、亞麻和洋麻等。由于其性能差異很大,紡織加工的工藝設備、產品品質及用途也各不相同。由于麻纖維比較粗硬、強度高,且耐海水腐蝕,所以紡織產品多用于產業及船用繩纜和網具
德隆布業解決國產苧麻成衣難題
用苧麻制成的面料容易刺痛皮膚,而且接觸后還會感到發癢。因此,國內的麻面料一直依賴進口的亞麻。然而這一歷史現在已被改寫,在今年秋季舉行的中國紡博會和上海國際面料博覽會上,柯橋德隆布業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國“
苧麻深加工
在陳錢所在的重慶萊玫夏布公司,一片密密麻麻的織布機中,和她一樣忙碌的員工還有很多,而正是在她們手中,苧麻這種普通的農作物完成價值蝶變——從苧麻變成夏布,再變成各種手工夏布產品,價值也在不斷翻倍增長。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