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盤錦泥鰍”正式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國泥鰍產業第一市”的要求,認真調研、積極籌劃,在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后,從去年9月開始啟動“盤錦泥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去年11月,相關申報文
泥鰍養殖為鄉親開辟一條致富新路
養殖大戶陳朝福正在基地里忙碌著,看到他黝黑的皮膚,粗糙的雙手,仿佛看到了他在無數個日曬雨淋下的辛勤勞作,也正是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讓他圓了返鄉創業的“致富夢”。陳朝福是玉蕉村人,一直在外打工。2014
泥塘里泥鰍養殖前景大
現在,王海智不僅自己走向了致富道路,還開設了培訓班,傳授育苗和養殖技術,帶動周邊數十戶農戶共同致富。他自豪地說,自己所掌握的一整套技術可以大大提高繁育成功率,目前,他的寸苗畝產量可達30萬尾,市價800元/1萬尾。1個半月
湘潭3000公斤臺灣泥鰍滯銷
俗語說“天上斑鳩,地下泥鰍”,意思是兩者都是難得的美味,泥鰍也素有“水中參”的美譽。可近來,湘潭縣河口鎮的張幜一家,卻望著自家養的3000多公斤臺灣泥鰍發愁。原來,由于市場供給量大增、價格下滑,各地臺
貴州泥鰍出口韓國
近日,在荔波縣朝陽鎮山江村泥鰍養殖基地,幾輛“渝”開頭牌照的水產運輸車停貴州黔南州靠在路邊,村支書和工作人員正將泥鰍一擔擔挑往運輸車上,通過加冰打包發往連云港,之后銷往韓國。據悉,這也是山江泥鰍第一次
盤錦農民養泥鰍致富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盤錦盤山縣眾多鄉鎮的農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通過“養泥鰍”走上致富的道路,產品遠銷海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大多有著少時下竹簍捉泥鰍的記憶。當時毛
沈陽盤錦打造“全國泥鰍第一市”
15家新建、續建泥鰍魚苗種孵化廠,2億尾泥鰍魚苗種,7.1萬畝泥鰍魚養殖總面積……盤錦在今年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令其在打造“全國泥鰍第一市”上又邁進一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男人,大多有著少
論增氧對泥鰍養殖的必要性
通常來講,泥鰍是不會缺氧的,因為泥鰍有鰓呼吸、腸呼吸,即使是把水放干,在沒有水的環境下,泥鰍也能存活一段時間,因為泥鰍還可以通過體表的皮膚呼吸,所以一般認為泥鰍是不會缺氧的。但是隨著環境的污染、農藥的侵蝕以及人為
四川最大泥鰍繁養專合社助農致富
池子的泥鰍不時躍出水面,蕩起層層浪花,初冬的暖陽在池面輝映出層層光芒。唐國榜說,自己創業成功,還想帶動更多的人致富,這就是自己的夢想。唐國榜是自貢市富順縣永年鎮團山村的一個80后農民,曾在廣東打工、湖南經商,于2013
“泥鰍+淺水藕”幫農致富
“俺今年這40畝蓮藕池塘里套養的泥鰍全被鄭州一家超市提前預訂了。”看著池塘里長勢喜人、一片碧綠的生態蓮藕,獲嘉縣大新莊鄉西劉村村民張興賓高興地告訴筆者。張興賓帶著筆者沿藕池的周圍轉了一圈,只見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