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種植管理技術
田七種植管理技術:選地三七多系家種,栽培土地宜選擇向陽山坡。土壤一般以沙質黑壤土為佳,灰土次之,紅土更次。粘土不宜栽培。選地是引種三七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宜選海拔700―1500米、東陽、坡度10―20度的山坡。海拔40
田七種植栽培技術
1、田七種植選地、整地: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土或砂壤土。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
田七生長環境
田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田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
田七種植技術之四種病害防治
1.黃銹病葉的兩面布滿銹粉,受害嚴重的,葉片脫落。發現病株立即挖除;發病初期噴0.2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天1次,連續2~3次。2.炭疽病在多雨過濕情況下發生。幼苗或成株染病后,莖葉上呈現褐色斑點,后結合成大斑,邊緣黃綠色,最后潰
田七種植技術之根結線蟲病防治
田七種植技術之根結線蟲病癥狀田七根部被線蟲侵入后,根部的細胞受到線蟲刺激后,產生大小不等的瘤結狀蟲瘦,主根或側根均可產生畸變后而形成瘤,小的1―2mm,大的可使整個根系變成1個瘤狀物,染病時間較長以后,植株的枝葉變黃
田七種植技術之圓斑病的防治
可為害植株各個部位,葉片發病初期葉背面呈現黃色小點,在天氣潮濕或連續陰雨天,迅速擴大成透明狀圓形,發病后天氣干燥時,病斑較大,圓形褐色,有明顯輪紋。莖稈受害時,受害部位呈板栗色,病部有灰白色霉層,可引起芽腐和莖基腐。防
田七種植技術之田七疫病的防治
田七疫病又名“搭葉爛”,4~5月開始發病,7~8月發病嚴重,受害后,葉或葉柄出現暗綠色不規則病斑,隨后病斑色加深,患病部變軟,葉片似開水燙過一樣,呈半透明狀,后干枯或下垂粘在莖稈基部上。防治方法:一是采果后剪去地上部
田七栽培技術3大項
田七栽培技術1、整地施基肥:選地勢較高、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前茬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為前作。多次翻耕20厘米左右,使土壤風化。最后一次耕翻,每畝施腐熟廄肥5000公斤,餅肥50
田七種植技術
如果來不及播種,應將果實攤放在篩內,厚約3厘米,置通風陰涼處可保存7~10天。外運種子,應去掉果皮,清洗干凈,拌入2倍濕砂,貯放于木箱中。播種地和移栽地宜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向陽的緩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
田七種植技術之田七生長環境要求
田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以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洼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土壤酸堿度4.5~8。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于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