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紅蜘蛛發生規律及防治
小麥紅蜘蛛的發生規律①麥蜘蛛也同樣是螨蟲,主要通過吸收小麥汁液危害小麥。被紅蜘蛛危害的小麥,首先從下部葉片開始受害,隨后逐漸向中、上部分蔓延。受害葉片會出現黃白色斑點,并隨蟲害加重,逐漸出現紅色斑點,并出現葉片
小麥的常見病害防治
一、小麥白粉病防治方法1、選擇抗病能力強、健康無害且豐產的小麥品種,可以有效抑制小麥白粉病的發生。2、在收獲小麥后要徹底的進行一次清除田間病殘體工作,消滅小麥白粉病病原體,減少病害的發生。3、在播種之前,需
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防治
赤霉病長江中下游和黃淮等病害常發區,要在加強健身栽培的基礎上,把握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時期,做到見花打藥,主動預防,遏制病害流行。對高感品種,如果天氣預報小麥揚花期有2天以上的連陰雨天氣,首次施藥時間應提前至破口抽穗期
小麥弱苗的原因
土壤部分1.土壤干旱 多發生于底墑不足或透風跑墑的麥田,其特點是:分蘗出生慢,葉色灰綠,心葉短小,生長緩慢或停滯 (一般稱之為 “縮心苗”),中下部葉片逐漸變黃干枯,根少而細。管理要點:結合澆水,每畝追施碳銨15公斤
小麥根部病害如何防治
小麥紋枯病從小麥苗期至抽穗期均能發生。苗期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地下部分,出苗后危害小麥的地下莖,出現褐色病斑,或橢圓形病斑,并向上發展。返青至拔節期田間病株率達5%時,應立即用藥進行防治,每畝用20%粉銹寧可濕性粉劑75克
麥葉蜂發生規律及防治
發生規律:麥葉蜂在北方麥區一年發生一代,以蛹在土中20厘米深處越冬,翌年3月氣溫回升后開始羽化,成蟲用鋸狀產卵器將卵產在葉片主脈旁邊的組織中,成串產下。葉面上出現長2厘米,寬l厘米突起。每葉產卵1~2粒或6—7粒。卵
小麥全蝕病防治
小麥全蝕病危害癥狀主要表現在:灌漿期到成熟期,根莖變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腳”癥狀,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一般發病麥田可減產10%至20%,重者減產50%以上,甚至絕收。小麥全蝕病防治措施:1.
小麥播前藥劑拌種防病害
全蝕病:該病是小麥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根部病害,一旦發生全蝕病用藥防治效果甚微。播種前用藥拌種,是防治全蝕病的最簡便有效的措施。目前適用于防治該病的藥劑主要有苯醚。甲環唑、咯菌腈、三唑酮、戊唑醇、已唑醇、福
小麥苗的異常防治
小麥苗期是指從小麥播種出苗到小麥起身拔節前,其生長特點是以長葉、長根、長蘗為主的營養生長。小麥苗期要經歷一個嚴寒的冬季,常會因耕作質量差,管理不到位等而造成一些異常苗的發生,嚴重影響小麥產量。如果及早采取措
麥田紅蜘蛛冬前防治
一般播種早、播種前后未澆水和整地粗糙的地塊,冬前發生較重。近年來由于秋季氣溫偏高,越冬前其在麥田可繁殖1~2代,對麥苗造成較重危害。受害麥葉呈小白點,后變黃,葉尖干枯,分蘗減少,似干旱脫肥狀,容易造成疏忽,冬前不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