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藍種植:紫甘藍炭疽病防治
癥狀:此病主要在苗期和生長前期發(fā)生為害。發(fā)病初期在基部葉片上形成許多濕潤狀紫褐色小點,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灰褐色近圓形壞死斑,直徑0.5~4mm,病斑邊緣紫褐色,微隆起,中央略凹陷,呈薄紙狀。有時病斑外圍還形成黃綠色暈環(huán)。后期病
紫甘藍種植培育壯苗技術(shù)
紫甘藍春季育苗,多采用陽畦育苗,夏季栽培需使用遮陽網(wǎng)、舊薄膜雙層覆蓋遮蔭,降溫、防雨。每平方米苗床施用腐熟有機肥7—8kg、雞糞2kg、過磷酸鈣80g,整平耙細。播種時,苗床先澆透底水,水滲下后,干籽摻等量的細沙均勻
紫甘藍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紫甘藍別名紅甘藍、紫洋白菜。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中能形成紫色葉球的一個變種,為兩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地中海沿岸。以紫色葉球為食用器官,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尤其富含維生素C。因此,雖然紫甘藍在我國栽培食用時間
紫甘藍管理及栽培技術(shù)
紫甘藍又稱紅甘藍、赤甘藍,是結(jié)球甘藍中的一個類型,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故名紫甘藍或紫圓白菜。紫甘藍葉片紫紅,葉面有蠟粉,葉球近圓形,高12厘米左右,橫徑20厘米左右,單株重1.5~2公斤。植株開展度50厘米左右,外葉20片左右,葉
春紫甘藍栽培技術(shù)
1 品種選擇選擇冬性較強、春播型、早熟豐產(chǎn)的品種,目前我國春甘藍栽培的品種有紫甘一號、早紅、紅畝等,據(jù)本所栽培技術(shù)研究,紫甘一號冬性較強、早熟、品質(zhì)好、產(chǎn)量高,適宜南京地區(qū)作早熟栽培。2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南京
春季紫甘藍的栽培技術(shù)
春季紫甘藍的栽培技術(shù)1、品種選用:選用冬性強、春播早熟的紫甘1號、早紅、紅畝等品種。2、播種育苗:南京地區(qū)保護地育苗12月中旬至3月中旬均可播種,以12月中旬為適宜播種期。每畝大田需苗床16平方米,需種子50克。播前
四季優(yōu)質(zhì)紫甘藍種植技術(shù)
四季優(yōu)質(zhì)紫甘藍種植技術(shù)一、品種選擇 早熟品種有早紅、93~112等:中熟品種有紅畝等;晚熟品種有紫甘1號、巨石紅等。二、露地、地膜覆蓋栽培 1、春季栽培 一般12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育苗。幼苗7~9片真葉,苗齡60~70天進行
大棚紫甘藍種植的田間管理技術(shù)
大棚紫甘藍種植的田間管理技術(shù)1、溫度。紫甘藍從定植到緩苗階段溫室氣溫可以高一些,以促根緩苗,白天保持在25℃左右、夜間15℃左右。緩苗后逐漸降溫,白天溫室氣溫保持在20℃左右。結(jié)球期溫室氣溫白天保持在15--20℃、
紫甘藍種植要點
紫甘藍種植要點一、地域選擇紫甘藍喜冷涼,較耐寒,屬低溫、長日照、天然異花授粉蔬菜。制種地要求平整肥沃,灌水便利,病蟲害少且周圍2000米以內(nèi)無其他甘藍、花椰菜、青花菜留種田的地塊。二、育苗管理1、適宜播種期在
紫甘藍種植新技術(shù)
紫甘藍種植新技術(shù)育苗。秋季栽培宜在7-8月育苗。苗床要求深翻曬白,施足基肥,耙平整細,播種前一周,床面灑施腐熟的人糞尿,苗床寬1.4米、溝深30厘米,種子播后噴施新高脂膜保溫保濕,并蓋上肥細土或草木灰,以不露籽為宜,灑足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