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韓國比作一個在泡菜壇里泡大的民族,也許并不過分。泡菜是每個韓國家庭的生活必備之品,也是一日三餐的佐餐美味,以白菜、蘿卜泡菜最為典型。做法是在用鹽腌過的蔬菜上加上辣椒末、大蒜、姜等配料,并使它發酵。
真沒想到,在外國人眼里平淡無奇的蔬菜,經過韓國家庭主婦的擺弄,竟會變化出如此多的花樣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材料,泡菜約可分為200種。
據了解,上古時代泡菜類的總稱是指“把菜泡在鹽水里”。三千年以前的中國《詩經》首次提及泡菜。通過《詩經》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韓民族的主要生活舞臺曾經是滿洲一帶,從上古時代開始做泡菜類的食品吃。包括滿洲地區,韓半島的冬天為時漫長,因而泡菜成為吸取維他命和無機物等必要營養成分的一種方式。這不禁令我想起小時侯,每逢冬季中國的大街小巷總是掛滿了風干的大白菜。不知為什么隨著城市里物質生活的豐富,這種簡單的做法沒有保留下來。
最初泡菜只是用鹽腌制的單純蔬菜貯藏方法,但是16至17世紀帶來了辣椒以后出現了革命般的變化。推想著用魚類做的醬有腥味,因此辣椒為了除去這種異味做為香料得以使用,從此誕生了數不勝數的多種泡菜。
據悉,泡菜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他命和無機物豐富的堿性食品。現在泡菜已經被追求新奇的美食家們做成泡菜批薩、泡菜餅干等。
泡菜熟成后具有抗菌作用,成熟的過程中產生的乳酸菌因其酸味使泡菜更加好吃,遏制病菌等有害菌的作用。因此酸奶在韓國好象并不暢銷。泡菜還可預防肥胖癥、高血壓、糖尿病、消化器官癌癥等各種成人病。
韓國泡菜目前在許多國家被奉為健康食品,大受歡迎。在奧運會和世界杯期間成為最受青睞的食物之一,現已被納入大英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