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深山、攀援上崖、煙熏蜂散、取出蜂巢、濾出蜂蜜……9月22日,筆者來到峨邊彝族自治縣覺莫鄉馬鞍村,與該縣山花養殖合作社的蜂農阿龍一起,體驗了一次收取蜂蜜的過程,既感受了養殖的艱辛,也分享了蜂農收獲的快樂。
翻山越嶺蜂農累
當天一大早筆者趕到阿龍家時,阿龍早已準備好收取蜂蜜的用具,大家一起往放置蜂桶的地方走去。一路上,山清水秀,林木蔥郁。樹林間、草叢中,各種野花飄著香味,而花間不乏忙碌的蜜蜂。沿著山間的小路步行需約1小時,大家來到一座山腳下,70多度的山坡讓筆者爬幾步便氣喘吁吁,走幾步歇口氣,而阿龍如猿猴般一會兒就攀到了高處。循著阿龍的足跡,筆者來到山腰一處巖石下。此時,阿龍已做好取蜜的準備,他身后就是陡峭的懸崖,讓人不覺感到害怕。
“山勢這么陡峭,你為何將蜂放到這么高、這么險的地方呢?”
“我將蜂桶散放在山間各處,好讓蜂采更多的花。”
“這么遠、這么散,平時管理不呢?”
“蜂桶放得遠,蜜蜂采的花才多,雖然管理起來比較辛苦,但產出的蜂蜜質量好。”
一問一答間,阿龍已經開始動手采蜜了。只見他輕敲蜂桶,揭開桶蓋,點煙熏散蜜蜂,小心地取出一列一列釀滿蜜的蜂巢。“蜂巢都裝滿了,你看嘛,好安逸。”阿龍從蜂桶里拿出一列晶瑩的蜂巢,蜂蜜一絲絲往下流,不一會兒,便裝滿了一大桶。
下山更比上山難。一步步好不容易下到山下,來到溪邊,沒顧得休息,阿龍便和其他前來幫忙的人一起,在河邊濾取蜂蜜。蜜香隨著輕風飄散,引來不少蜂蝶。“這桶有15斤(蜂蜜),最少能賣1500元。今年天氣好,收成不錯,我在山上放了200桶,已經開始陸續收了,雖然爬山累點,但收益好,值得!”阿龍一邊說,一邊向深山的另一處取蜜點走去。
質優價高銷路好
告別阿龍,筆者來到峨邊彝族自治縣山花養殖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負責人阿侯阿新正在罐裝蜂蜜。“今年天氣好、收成好,蜂蜜的質量也好,每斤售價100元,已銷售了600多斤,產品供不應求。從現在開始,到11月初,社員的蜂蜜陸續采收上市,今年養蜂效益很不錯。”阿侯阿新說。交談間,社員剛剛罐裝好的30多斤蜂蜜,就被上門求購的顧客買走了。
峨邊森林覆蓋面積廣,氣候濕潤,蜜源種類繁多,五倍子、紫云英、山茶花及各種野花滿山遍野,當地彝族村民歷來就有養蜂的傳統。據初步統計,全縣目前共有1000余戶村民養蜂。
為發展蜜蜂養殖,提高蜂蜜品質,將養蜂培育成廣大彝區農民的增收產業,2014年,峨邊山花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該合作社既為社員提供技術咨詢等服務,同時還組織銷售本社成員生產的天然純綠色蜂蜜,目前共有社員630戶。
阿侯阿新表示,合作社將進一步擴大規模,吸納更多的農民加入合作社,在蜂蜜質量上統一把關,注冊商標統一銷售,打出品牌。同時積極鼓勵并帶動村民養蜂,壯大養蜂規模,力爭到2018年使合作社養蜂戶達到2000戶以上、養蜂60000群,受益群眾達8000人,戶均養蜂年收入1.5萬元以上。“合作社成立時間短,還面臨一些困難,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將利用峨邊環境優良、林區廣袤、四季野花盛開的特點,讓更多人加入到養蜂行列,幫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阿侯阿新對合作社發展充滿希望。
如果您有更多關于蜂蜜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點擊查看農村創業網站蜂蜜頻道詳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