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留心超市里面的罐裝橄欖,就會發現它們主要可分為綠、紫或紫黑色三種,有整粒、去核或填餡、浸漬于橄欖油、鹵水或干式的不同選擇。但其實,綠橄欖和黑橄欖并非不同品種,尚未成熟的橄欖呈青色,收割后經過腌制就成為青欖。橄欖成熟后,表皮呈深紫色,腌制后就成為黑欖了。
不同于其他水果,直接從樹上摘下的橄欖果不能直接食用,因為它的自然味道很苦。在國外,最常見的處理方法就是用鹽和水來腌制,由于腌制橄欖是泡在水里,所以又稱為“水欖”。橄欖的腌制過程相當耗時,得先將橄欖塞進鹽堆,或在日照下曬干,再浸入鹽水中數個月才能完成。相較之下,工業流程下生產的腌橄欖,則是將橄欖浸在堿液中,不用一天的時間就可完成。青水欖多用于制作意式肉腸Mortadella、面包以及佐酒小吃之用。我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調酒師在制作馬天尼酒時,都會以青水欖作為裝飾。
至于黑水欖味道較濃烈,帶酸和苦澀,但若是慢慢嘴嚼,果香加上酸酸的味道,是很開胃的小吃。常用于制作薄餅、沙律、壓碎后用來炒意大利粉等。其中國內最常看到的是加利福尼亞橄欖,它屬于巨型橄欖,比較多肉。而外國老饕比較推崇的是希臘的卡拉馬塔橄欖(Kalamata),比一般的黑欖體積較大,皮較厚而味道特濃。至于摩洛哥黑水橄欖則屬于小型欖,而法國的Nicoise和nyon黑橄欖由于經常使用草藥處理,因此有微妙和復雜的口味。
腌制橄欖風味有不同
雖然說橄欖產地遍布希臘、意大利、西班牙,高端的還有來自法國、美洲或澳洲等特定產區的饕客級單一品種漬橄欖。不過,不同地區國家所產的腌制橄欖,其風味也是各有不同的。意大利干燥皺皮的腌漬小橄欖加埃塔(Gaeta),有水果干或桃子干的風味;而同樣也是干燥腌漬橄欖的尼昂(Nyons)則是于鹽水中熟成,在皮革香中透出點點堅果味。至于酸澀清脆的綠橄欖皮雪利(Picholine),對于去除肉類的油膩感能力超級強。至于來自于法國南部的盧卡橄欖(Lucques),則是入口溫和,帶有杏仁與牛油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