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蛙蝌蚪通俗的說就是牛蛙小時候,它的外形比一般的蝌蚪都要大一些,喜歡生活在水溝里面,目前在我國很多地方都能看見它的身影。現在也有人喂養它,不過在養殖的時候關于它所吃的食物,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牛蛙蝌蚪有多大
牛蛙蝌蚪雌蛙體長約20cm左右,雄蛙體長約18cm左右。
它們的頭部寬扁,口端位,吻端尖圓面鈍,眼球外突,分上下兩部分,下眼皮上有一個可折皺的瞬膜,可將眼閉合。

牛蛙蝌蚪吃什么
1、大部分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質齒刮食藻類為生,如果水中有些蚯蚓、甲蟲等小動物尸體,它們也會成群啃食。
2、蝌蚪的飼料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煮過的菠菜和窩苣是適宜的飼料,但切記不要煮得過熟,并且要去掉纖維。
3、初期給飼料要少,之后逐漸增加,每天定期投飼料一次,不宜過多,以免飼料殘留水中引起腐敗。
4、每次給食后殘留的飼料,必須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兩天換一次水。最簡便的餌料是面包、餅干的碎屑或碎飯粒,也可以給少量煮熟的蛋黃作為動物性飼料。

牛蛙蝌蚪怎么養
1、培育池
培育池一般選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1m,面積控制在8-10㎡,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牛蛙蝌蚪在池壁休息和變態后的幼蛙登陸。
因剛孵化的牛蛙蝌蚪體長僅5-6.3mm,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盤吸著附著物休息,池中應投放水葫蘆、水草、樹根等,覆蓋率占1/3
池四周用竹箔圍好,以防敵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處設餌料臺。
2、放養密度
剛孵出的牛蛙蝌蚪可適當密養,便于管理,投放密度可以控制在2000-3000只/㎡;10天后隨著個體長大,攝食能力增強,密度應逐步降低,投放密度控制在500只-1000只/㎡,30天后至變態前投放密度調整至100只-300只/㎡;放養時用3%食鹽浸洗5分鐘,消毒殺菌。

3、日常管理
培育過程中每3-5天換水一次,每次換10-15cm即可,每次換水時水溫差不能越過3℃,每天定時清洗食臺。
牛蛙蝌蚪經80天-110天培育變成幼蛙,變態前這一階段死亡率較高,因此要加強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環境安靜,努力提高變態期牛蛙蝌蚪成活率。
肉食性魚類、蜻蜒幼蟲、水蛇、虎斑蛙牛蛙蝌蚪、龍虱幼蟲等都會吞食牛蛙牛蛙蝌蚪,一旦發現,要及時清除。

牛蛙蝌蚪死亡的原因
1、使用了含氯的自來水會引起牛蛙蝌蚪死亡,氯作為消毒劑在自來水中很常見,但是氯會害死牛蛙蝌蚪。
對策:將自來水曬2-3天后再給牛蛙蝌蚪使用。
2、牛蛙蝌蚪適合在水草豐富的湖里生活,這樣才有充足的氧氣,確保其能正常生長發育。對策:根據水缸的大小,3-7天更換一次新水或者給水缸配加氧泵。
3、喂了很多霧化快的蛋黃、魚餌等,使水變得很混濁,造成牛蛙蝌蚪死亡。
對策:盡量不喂霧化快的餌料,或者少量的投喂,等牛蛙蝌蚪吃光后在投喂。

牛蛙蝌蚪一般可以長到二十厘米左右,牛蛙蝌蚪吃的東西比較雜,一般的面包、藻類等食物都能吃。在養殖牛蛙蝌蚪的時候一定要做注意密度,還需要加強管理,這樣才能保證牛蛙蝌蚪能健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