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雖美味的食物非常多,但都講究一個吃法,如果吃法不當可能會引起不少身體不適的癥狀。比如糖尿病患者不可吃含糖分過高的食物,孕婦需忌補藥補品,且不少美味的食材食物會引發身體的一些病癥或炎癥,這些食物被稱為發物。

竹筍是發物嗎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性寒,屬于發物,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
因此,吃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量,不能天天吃,更不能頓頓吃,每次只吃五六片就可以了。營養專家說,竹筍富含粗纖維,可幫食物消化,但由于它纖維比芹菜等其他菜硬,相對難消化,吃多了,胃腸道受到刺激后,會出現胃痛、胃脹等癥狀。

吃竹筍有哪些注意事項
一般人均可食用。
過敏體質的人過量食用會影響健康,其中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忌食;15歲以前兒童尤應注意不宜多吃;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后以及因吃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宜吃筍;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另外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春筍。
為防止出現過敏,吃筍應先少量嘗點,如有反應,馬上停止;如沒有反應,可適當再吃。若用筍片、筍丁炒菜,要先用開水把筍燙5~10分鐘,然后再配其他食物炒食。這樣既可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減少弊端,又能使菜肴無澀感,味道更鮮美。同時,吃筍時盡量不要和海魚同吃,避免引發皮膚病。

發物到底是什么
1、海鮮類:主要有帶魚、黃魚、鯧魚、蚌肉、蝦、螃蟹等水產品,這類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對于體質過敏者,易誘發過敏性疾病發作如哮喘、蕁麻疹等,同時,也易催發瘡瘍腫毒等皮膚疾病。
2、菇類:主要有蘑菇、香菇等,過食這類食物易致動風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
3、蔬菜類:主要有竹筍、芥菜、南瓜、菠菜、雪里蕻、茄子等,這類食物易誘發皮膚瘡瘍腫毒。

4、禽畜類:主要有公雞、雞頭、豬頭肉、老母豬肉、鵝肉、雞翅、雞爪、牛羊馬驢狗鹿肉等,這類食物主動而性升浮,食之易動風升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腦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雞蛋雖不屬發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過2個,尤其是肝炎、過敏、高血脂、高熱、腎臟病、腹瀉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雞蛋內含大量蛋白,但它們屬于異性蛋白,有相當一部分人吃了異性蛋白后出現病態反應。
5、果品類:主要有桃子、杏、芒果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熱,發癰、瘡、疽、癤、蟲疳諸患,多食杏生癰癤,傷筋骨。
6、此外,屬于發物的還有獐肉、腐乳及蔥、蒜、韭菜、荊芥、桂皮、白芷、芥末、胡椒、花椒等辛辣調料等,酒、醋等刺激性大的飲料也盡最大可能不喝不用。

吃了發物該如何化解
“發物”中還包括蔥、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對于皮膚疾病,如過敏性皮炎、濕疹、皮膚膿腫破潰等患者就應該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對由食物過敏引起的過敏性哮喘,急性發作會有生命危險,這種情況就要嚴格限制,脫離過敏原。吃了發物應該及時就醫。

如上所述,太多的美味且營養的食物都屬于發物,如果近期身體有炎癥或動過手術的人一定要避開這些發物,不然會讓病情加重。但發物并不是說一定都不能吃,吃一點點解解饞也是可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