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它有很多種類。黃顙魚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做法也多種多樣,但是它并不適合所有人吃,有一部分人是不太適合吃的,那么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分析一下黃顙魚的不適宜人群吧!

黃顙魚不適合什么人吃?
有痼疾宿病之人,諸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腫,紅斑狼瘡以及頑固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或謹慎食用黃顙魚。
黃顙魚不能和什么食物搭配
黃顙魚為“發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諸如支氣管哮喘,淋巴結核,癌腫,紅斑狼瘡以及頑固瘙癢性皮膚病者,忌食或謹慎食用。忌與中藥荊芥同食。

黃顙魚的做法大全
紅燒黃牯魚
材料:鮮活黃骨魚、鹽、豆瓣醬、姜、蔥、蒜、味精、醬油、植物油、紅剁椒適量。
做法:
1、將處理好的黃骨魚用清水洗凈,并控干水分。
2、開火,炒鍋燒熱(這點很重要,否則煎魚時魚皮易粘鍋),倒入植物油,待油溫八成熱左右,將準備好的黃骨魚倒入鍋中并擺放均勻,一邊煎一邊輕微搖晃炒鍋,讓外圈的魚也煎得到,煎魚的整個過程可以不用到鍋鏟。
3、等到魚煎得差不多的時候,放入姜、蒜、少許鹽、少許味精、醬油、豆瓣醬、紅剁椒,加少量水蓋上鍋蓋燜一會。如果喜歡吃硬點的可以多煎會再加水。
4、鍋內燜的水快收干前加入蔥段、鹽和味精,起鍋裝盤,澆上鍋內剩下的少許湯汁,熱氣騰騰,看著就很有食欲。

醬燒黃顙魚
材料:黃顙魚、豆腐1塊、野蔥、黃酒、色拉油、食鹽、豆瓣醬、甜面醬、姜、蒸魚豉油適量
做法:
1、豆腐切大塊,下鍋煎至兩面金黃焦香(煎至起油泡泡),用鍋鏟將其在鍋中斬成小塊,盛出備用。
2、就著鍋內煎豆腐的底油,將黃顙魚排入鍋中煎香(魚太嫩稍稍煎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太多翻動),盛出備用。
3、將生鐵鍋燒熱注油,小野蔥洗凈將蔥白部分切段,投入鍋中煸香嗆鍋。
4、紅油豆瓣醬兩勺剁細,將煸香后的小蔥劃至鍋邊,下剁細后的豆瓣醬,小火將醬料炒勻至紅油滲出,鍋中加入1勺甜面醬略炒兩下將其炒香。
5、鍋內加入清水(有高湯更好),待醬汁大火煮開后滴入少許黃酒,將煎制過的豆腐塊及魚下鍋一同燒制6、湯汁收干至一半的時候,淋上小勺蒸魚豉油,試下味酌情添加食鹽(豆瓣醬有鹽味慎加鹽),掂勻鍋繼續“咕咕”煮至湯汁收稠濃,將野蔥的蔥青段投入鍋中,鍋內下小勺香醋推勻,起鍋盛盤。

黃顙魚萵筍湯
主料:黃顙魚、雞精、姜、黃酒、萵筍、食鹽、調和油、胡椒粉適量
做法
1、黃顙魚去內臟洗凈。
2、萵筍去皮,切厚片。
3、鍋放油加熱,放入魚。
4、魚的兩面煎好后,加入姜絲。
5、放入一大勺黃酒。
6、加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
7、煮至湯水變白,加入鹽煮一小會。
8、放入萵筍片。
9、再煮五分鐘后加入胡椒粉,放入雞精調好味即可。

釣黃顙魚的方法
1、釣技的選擇。這種魚一般比較輕巧,在釣取的時候,可以選擇6米以內的軟竿或者硬竿,線一般選擇直徑在0.3毫米左右,鉤則選用中號。
2、釣點的選擇。黃顙魚喜歡陰暗的環境,可以選擇在一些洞穴或者坑內進行垂釣,也可以選擇邊上有樹或者水草等幽暗地方,或者是誰底有陡坡、礁石的地方。

2、釣餌的選擇。有魚這種魚是肉食性魚類,可以選擇一些葷腥的釣餌,如蚯蚓、小蝦、螺等。
3、垂釣時間的選擇。6月中旬到8月都是最佳時間,尤其在陰雨天氣或者悶熱的晚上上鉤的機會大。
4、手竿釣法。用上下雙鉤,因其嘴大、貪食,釣鉤可用中號鉤。一鉤裝小蝦,一鉤裝蚯蚓,也可用其他釣餌。黃顙魚吃食較猛,攝食是浮漂的反應時上下抖動幾下,隨即沉沒,有時是邊抖動,邊橫向移位,這時即可收竿。在流動水域用手竿釣時,可不用浮漂,釣鉤用串鉤,墜子應稍重,釣線繃緊,憑手感得知魚咬鉤。
5、海竿釣法。對于江河、水庫中較寬闊的水域,克采用海竿釣,一般用短海竿即可。釣線用直徑為0.3-0.35毫米,釣鉤用串鉤,3-6枚均可。釣餌以采用不同的餌料為好,可使其擇餌而食。串鉤腦線長為5-8厘米,鉤距應大于上下兩鉤的腦線長度,以避免腦線纏繞。在串鉤的下端拴一墜子,使耳鉤定位。在串鉤投入水域后,繃緊構陷,掛上小玲,就可靜等魚兒上鉤了。當聽到鈴響時,即可提竿。
6、引鉤釣法。引鉤釣法實際上是手竿釣的一種延伸。它采用軟竿、細線、輕墜、小狗、星漂,其作用要領是:用手輕提釣竿,是餌鉤徐徐上升,有緩緩落下,動作要慢要輕。餌鉤在水中活動猶如活物,黃顙魚見之即會爭著前來咬鉤,其上鉤率比手竿釣要高的多。

以上小編為大家講解了關于黃顙魚的一些信息以及做法,大家可以回家做來試試看。但是一定要注意有一些人是不適合吃的,而且黃顙魚是發物,在大病初愈的時期也是要注意最好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