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不同種類的魚就有不同的飲食愛好和飲食條件。就拿草魚來說,其實很多人都是用它字面上的意思來判斷它是喜歡吃草的,但是小編就覺得草魚的食性是不會這么單一的,肯定還喜歡吃其他東西。

草魚喜歡吃什么?
草魚以食草為主而患上名,俗稱草棍,草魚性和順,吃食習性雜,除了吃嫩草外,活蝦、活蚯蚓及各種噴鼻味的面食、糟食它都吃,由于草魚有愛吃草的癖性,因此它多生活在水的中下層,喜歡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泛水地區范圍及水藻叢生的湖泊、河流中生活,以饜足它進食要求的需求。
草魚的生態習性
草魚一般喜棲居于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區域。具有河湖洄游的習性,性成熟的個體在江河、水庫等流水中產卵,產卵后的親魚和幼魚進入支流及通江湖泊中,通常在被水淹沒的淺灘草地和泛水區域以及干支流附屬水體(湖泊、小河、港道等水草叢生地帶)攝食育肥。冬季則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處越冬。

草魚性情活潑,游泳迅速,常成群覓食,性貪食,為典型的草食性魚類。其魚苗階段攝食浮游動物,幼魚期兼食昆蟲、蚯蚓、藻類和浮萍等,體長約達10厘米以上時,完全攝食水生高等植物,其中尤以禾本科植物為多。草魚攝食的植物種類隨著生活環境里食物基礎的狀況而有所變化。
草魚的繁殖
草魚和其它幾種家魚的生殖情況相類似,在自然條件下,不能在靜水中產卵。產卵地點一般選擇在江河干流的河流匯合處、河曲一側的深槽水域、兩岸突然緊縮的江段為適宜的產卵場所。生殖季節和鰱相近,較青魚和鳙稍早。生殖期為4-7月,比較集中在5月間。一般江水上漲來得早且猛,水溫又能穩定在18℃左右時,草魚產卵即具規模。

草魚的生殖習性和其他家魚相似,達到成熟年齡的草魚卵巢,在整個冬季(12月至2月)以Ⅲ期發育期階段越冬;在3-4月份水溫上升到15℃左右,卵巢中的Ⅲ期卵母細胞很快發育到Ⅳ期,并開始生殖洄游,在溯游過程中完成由Ⅳ期到Ⅴ期的發育,在它溯游的行程中如遇到適宜于產卵的水文條件刺激時,即行產卵。通常產卵是在水層中進行,魚體不浮露水面,習稱“悶產”;但遇到良好的生殖生態條件時,如水位陡漲并伴有雷暴雨,這時雌、雄魚在水的上層追逐,出現仰腹顫抖的“浮排”現象。卵受精后,因卵膜吸水膨脹,卵徑可達5毫米上下,順水漂流,在20℃左右發育最佳,大約30-40小時孵出魚苗。
草魚的養殖技術
1、池塘要求:池塘面積以10~20畝為宜,水深2~2.5米,淤泥厚度不超過20厘米。每10畝池塘配套功率為3千瓦的增氧機和自動投餌機各1臺。
2、池塘清整:冬季排干池水,凍曬20天以上。魚種放養前15天,進水10~20厘米,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清塘消毒。

3、魚種放養:春節前后,每畝放規格為200~250克/尾的草魚種300尾,規格為15~20尾/公斤的鯽魚種300尾,規格為5~6尾/公斤的鰱魚種50尾、鳙魚種10尾。魚種放養前用5%食鹽水浸泡消毒5~10分鐘。
4、飼料投喂:以投喂顆粒飼料為主,飼料蛋白質含量在28~32%,輔投青綠飼料。飼料投喂遵循“前粗后精”和“四定四看”的原則,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時內吃完、草魚攝食8成飽為宜。連續投喂顆粒飼料一段時間后,應停喂顆粒飼料1周,間隔期內投喂原糧飼料。平時注意在飼料中適量添加維生素等藥物,避免草魚患肝膽綜合癥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5、水質管理:正確使用增氧機,6~10月晴天無風天氣,每天下午1~3時開機增氧2小時,凌晨適時增氧,連續陰天應提早增氧。適時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進、多次換水”的辦法逐步調控水質。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10厘米左右,每隔15~20天每畝水面1米水深用生石灰10~20公斤化漿全池潑灑1次。
6、病害防治: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結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魚肝膽綜合癥發生。草魚常見病有赤皮病、爛鰓病、腸炎病,一般采取內服外潑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外潑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劑為主,連用3天,內服以“三黃粉”藥餌效果較好,每50公斤魚體重用三黃粉(大黃50%、黃柏30%、黃芩20%,碾成碎粉后攪勻)0.3公斤與面粉糊混勻后拌入飼料中投喂,連用3~5天。
7、適時捕撈:適時將大規格成魚起捕上市是草魚高產養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體的載魚量,促進后期池魚快速生長。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溫較低時起捕。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草魚的食性還是很廣的,所以養殖草魚時就可以根據草魚的飲食喜好來喂養它,這樣草魚才會長得更大,同時也提高了草魚的生長效率,而養殖戶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