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白鯧魚的養殖優勢
淡水白鯧魚是可以進行人工養殖的,白鯧魚在幼魚時期是一種觀賞性比較強的魚類,作為養殖魚類來說,白鯧魚是雜食性的魚類,消化系統比較發達,生長速度較快。成年白鯧魚的體積大、味美鮮嫩、富含蛋白質以及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特別適合嬰幼兒以及成長中的兒童食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量,由此可見白鯧魚的養殖前景還是比較可觀的。

養殖淡水白鯧魚需加強管理
養殖期間要保證養殖環境,由于白鯧魚的越冬期比較長,這個階段是比較容易出現小瓜蟲病、三代蟲病等病害,一旦出現就容易引起爆發性死亡。

因為冬季時間長、溫度低、新陳代謝就比較緩慢,所以要經常清理魚池的臟污,定期換水,可以用虹吸管將殘餌和糞便吸出。白鯧魚的越冬期長,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要保持越冬區的安靜,防治蛇和鱔魚的侵害,保證白鯧魚有一個良好的越冬環境。

注意病害的防治
白鯧魚主要的病害就是水霉病和小瓜蟲病,水霉病是肉眼可見的,魚體一旦感染水霉病,水霉菌絲就會吸附在魚體皮膚組織內,其余的大部分菌絲就會暴露在魚體外,白鯧魚感染水霉病之后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癥狀,菌絲會吸取魚體的營養,最后魚類會因為營養不足瘦弱而死亡。
所以在魚苗投放前,需要用生石灰將魚池徹底的清理,再用高錳酸鉀溶液潑灑全池,一天一次,潑灑兩天就可以,這樣子可以減少水霉病的發生。

魚體如果換了小瓜蟲病,表面就會分泌出許多粘液,也會出現許多小白點,一旦出現小瓜蟲病,魚類會鰓絲充血并且魚體發黑,最后會呼吸困難導致大批量的死亡,所以要將魚池用石灰粉清理后,再將養殖白鯧魚的所有工具用漂白粉和高錳酸鉀消毒,避免小瓜蟲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