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養鷓鴣的經濟效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要想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首先必須對鷓鴣生產進行經濟效益預測。
一、種鷓鴣生產
以目前飼養1000只種母鴣為例,在技術可靠、市場穩定的前提下,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1、支出費用。支出費用主要包括購買雛鴣、飼養消耗、保健藥品等。購買雛鴣:需購雛鴣1300只(育成率為95%、公母比例為1:4),每只約5元;飼料費:每只種鴣年耗料費用約30元;保健藥品:包括獸藥、疫苗等,每只約1元;其他費用:每只種鴣年消耗水電、人工、孵化等費用約25元。總支出約8萬元。
2、收入。收入主要源自出售雛鴣。每只種母鴣每年可繁殖75只雛鴣。以每只雛鴣售價2元計,75只×2元/只=150元;1000只種母鴣年收入15萬元。
3、利潤。收入減去支出,飼養1000只種母鴣年可獲利約7萬元。
二、商品鷓鴣生產
仍然以目前飼養1000只商品鴣為例,在技術可靠、市場穩定的前提下,效益分析如下:
1、支出費用。購買雛鴣費:每只雛鴣2.5元;飼料費:每只商品鴣上市前耗料費約4元;保健藥品:包括獸藥,疫苗等,每只約0.5元。總支出:1000只×7元/只=7000元。
2、收入。收入來源主要是出售商品鴣。每只商品鴣以10元計。1000只×10元/只=10000元。
3、利潤。10000-7000=3000元,一個養殖周期每只商品鴣可獲毛利約3元。
雖然依照預測,鷓鴣養殖效益較好,但也有一定的風險,主要源自商品鴣價格、飼料價格等的波動。由于我國鷓鴣產加銷的產業化鏈尚未形成,千家萬戶的小飼養者抗風險能力很弱。因此,建議養殖戶根據市場和自己的經濟狀況,確定養殖規模,一般農戶不宜大規模盲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