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廠化養鱷龜溫室的孵化均在室內專用孵化室采用控溫、控濕孵化柳化室設施。將孵化箱放入孵化木架上,每箱均需標明放卵數和放卵時間。
1.溫度控制通常采用各種加溫的方法(蒸汽、電加熱、太陽能等)使室內氣溫保持33 ℃ 。通常需準備2 支溫度計,其中一支插在砂盤中,另一支則掛在孵化室內,分別用來監測室溫和黃砂溫度。每天早、中、晚各檢查一次,如孵化室氣溫達37-38 ℃ ,黃砂溫度達35 ℃ ,則應采取通風、遮陽等降溫措施。也可采取自動控溫系統對孵化室溫進行自動控制。
2.濕度控制室內應設置干、濕溫度計,并經常在室內地坪上潑水,使空氣的相對濕度保持在80%-85 %。空氣的相對濕度可采用干、濕溫度計測定。干、濕溫度計表盤上并列兩個相等的溫度表。左邊的溫度表和普通溫度表相同,指示氣溫,稱為干球;右邊的溫度表用一單層消毒紗布包著水銀槽部分,并浸入盛水的水杯中,使其保持濕潤,稱為濕球。水杯的容水量很少,最好用蒸餾水,而不能用含有雜質的井水、硬水和自來水。濕球因水分被蒸發,常常顯示比干球較低的溫度。因此,只要查看干、濕溫度計的溫度之差和濕球的溫度,便可從表10 中查到空氣的相對濕度。
在晴朗、溫度較高的天氣,砂床的水分蒸發較快,因此要注意孵化箱內黃砂的濕度。如黃砂表面發白,但靠近卵的砂層尚保持濕潤,黃砂溫度未超過35 ℃ ,可不加水。如靠近卵的黃砂也開始干燥,可用噴壺噴灑少量涼開水。灑水時只要上層黃砂略帶濕潤即可,切不可在高溫下大量灑水,以免降低砂層的通氣性,造成胚胎因通氣條件差而大量死亡。灑水后10 分鐘,可用手將砂表層稍許松動,這樣既可防止砂土板結,又能防止水分蒸發。
3.適時通風每天必須通風一次,以保持室內有足夠的氧氣。晴天溫度高時,應在上午9:00-10:00 時打開窗戶,進行通風換氣。在室外溫度較低時,可在下午氣溫最高時開窗換氣。夜晚和雨天應及時關窗保溫。
4.防止敵害孵化室的門、窗應嚴密,防止鼠、蛇、螞蟻、蚊子、蒼蠅等進入,如發現上述敵害生物,必須立即加以消滅,以免損壞和殘害鱷龜卵。
5.了解孵化進程剛開始孵化以及孵化后期,應每隔2-3 天檢查1 次,在孵化中期可每周檢查1 次。
6.做好孵化記錄為了提高鱷龜卵的孵化率,便于孵化管理,必須認真做好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每只孵化箱的進卵數量、進卵日期;每天最高、最低室溫,最高、最低砂溫;空氣的相對濕度;稚鱷龜的孵出日期、孵出數量,并計算孵化率。通過記錄的原始數據分析,進一步提高鱷龜卵孵化水平。通常如孵化管理得當,其孵化率可達9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