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記者從秦州區畜牧獸醫局了解到,從6月6日開始,秦州區在甘肅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分3次放流幼體大鯢3567尾,至此,秦州區連續3年,共放流幼體大鯢3867尾。
為有效增殖野外大鯢種群數量,秦州區連續3年開展了放流活動,其中,2012年、2013年分別放流100尾、200尾。 據介紹,今年,秦州區在甘肅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娘娘壩花園河、廟川河、北峪河3個流域,先后共放流幼體大鯢3567尾,其中主放流點花園河流域,放流幼體大鯢1200尾,廟川河、北峪河兩個流域分別放流1167尾、1200尾。放流的幼體大鯢體長在20厘米以上。此次放流活動,旨在通過開展大鯢增殖放流,探索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大鯢等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長效機制,共同營造良好的資源和環境保護意識。
去年12月,甘肅秦州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成功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并更名為“甘肅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3010公頃,范圍覆蓋娘娘壩、藉口、關子、楊家寺等鄉鎮。保護區以保護國際瀕危物種大鯢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秦嶺細鱗鮭等珍稀水生野生動物資源、種群數量及棲息生態系統為宗旨,集資源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馴養繁殖、開發利用為一體,屬生態公益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