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種蛋消毒。
種蛋產出后往往被墊草和糞便污染,表面有少量
細菌,30分鐘后細菌便可通過殼孔進入種蛋內部。因此應及時對種蛋進行消毒。先將種蛋放入消毒柜內,按每立方米28毫升福爾馬林溶液和14克高錳酸鉀備好藥品,將福爾馬林倒入玻璃或搪瓷容器內(由于反應時會產生大量氣泡,所用容器的容積要較所用福爾馬林的體積大5倍~7倍),然后倒入高錳酸鉀,關閉門窗,數分鐘后,甲醛蒸汽溢出,12小時~24小時后打開門窗,放出殘余氣體,將種蛋移入貯藏室。
2、預熱。
孵化前對種蛋進行預熱,可使胚胎對外界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防止種蛋出汗。先用高錳酸鉀或菌毒殺、百毒殺等藥物按說明配成所需濃度,將種蛋在藥液中浸泡3分鐘~5分鐘,撈出晾干,放置在孵化室內預熱6小時~8小時。
3、孵化管理。
①溫、濕度的控制。整批入孵的種蛋,以變溫孵化為主,溫度變化范圍控制在30℃~37℃;前高后低逐步降溫;分批入孵的種蛋則采用38℃~38.5℃的恒溫孵化。濕度的控制原則為兩頭高,中間低。1天~3天保持65%~70%,4天~28天控制在60%~65%,29天~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證正常溫、濕度情況下,盡量通風順暢。②翻蛋、照蛋與涼蛋。自動翻蛋的孵化機每2小時翻蛋一次,手動或采用土法孵化時每3小時~4小時翻一次,翻蛋角度為45~90度。大雁種蛋在整個孵化期內需進行三次照蛋。第一次在孵化后第5天進行,揀出無精蛋和死蛋。第二次在第10天進行,揀出死胚蛋,并及時查明原因,調整孵化條件。第三次在第26天進行,主要觀察胚胎發育情況,決定落盤時間。機器孵化每天定時打開機門兩次,孵后16天還要將種蛋從蛋盤架上抽出2/3左右進行涼蛋,涼蛋時間控制在30分鐘之內。土法孵化可通過減少覆蓋物,增加通風量等方法涼蛋。
4、助產。
大雁種蛋蛋殼較厚,雛雁的破殼齒不是很鋒利,有些幼雛不能正常出殼,因此在出雛期間應適時助產。將尿囊血管已經枯萎,內殼膜發黃的、胚蛋用剪刀等在蛋鈍部輕輕打開,撥開蛋殼1/3左右,并用手將雛雁的頭輕輕拉出,放入出雛器內令其自行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