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鰱也叫水鰱、跳鰱、鰱子,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通常會和草魚一起飼養,因為鰱魚可以以草魚的糞便為食,因此白鰱的飼養成本是非常低的,但是白鰱的市場價格也不高,所以養殖白鰱應當作為養殖的副業。

2018養白鰱賺錢嗎?
白鰱在眾多水產中,屬于比較普通的種類,價格也相對來說算是處在水產的最底層了。通過對2016和2017兩年白鰱活魚的市場價格的分析,我們發現白鰱的價格始終在4-7元之間徘徊,最高的時候都不超過6.5元/公斤。

上圖是北京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白鰱活魚2016和2017兩年的市場價格的對比,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年白鰱的市場價格并不平穩,幾乎每個月的市場價格都不同,因此,小編建議,養殖白鰱最好和其他魚一起混養,并且不要把白鰱當成主要飼養品種。

2018白鰱養殖的成本和收益

白鰱生活習性
1、白鰱屬中上層魚。春夏秋三季,絕大多數時間在水域的中上層游動覓食,冬季則潛至深水越冬。
2、屬于典型的濾食性魚類。靠腮的特殊結構濾取水中的浮游生物。主要食物:白鰱終生以浮游生物為食,在魚苗階段主要吃浮游動物,長達1.5厘米以上時逐漸轉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魚的糞便和投放的雞、牛糞。亦吃豆漿、豆渣粉、麩皮和米糠等,更喜吃人工微顆粒配合飼料。對酸味食物很感興趣,對糟食也很有胃口。白鰱喜食腐爛食物,常與草魚搭配飼養白鰱吃草魚的糞便,故有一草養三鰱之說。白鰱的餌食有明顯的季節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還大量地吃腐屑類餌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攝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動。適宜在肥水中養殖。腸管長度約為體長的6-10倍。
3、食欲與水溫成正比。白鰱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炎熱的夏季,白鰱的食欲最為旺盛。在北方7~8月份是釣鰱的好時機,秋分以后,天氣漸涼,白鰱食欲有所降低,就難以釣到了。

4、性情活潑,喜歡跳躍,有逆流而上的習性,但行動不是很敏捷,比較笨拙。白鰱喜肥水,個體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層,特別是水質較肥的明水區。
5、膽子小怕驚擾。當受到驚擾或碰到網線時,便紛紛跳出水面越網而逃。
6、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白鰱的性成熟年齡較草魚早1-2年。成熟個體也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魚相對懷卵量約4-5萬粒/公斤體重,產卵期與草魚相近。每年4~5月產卵,絕對懷卵量20-25萬粒。卵漂浮性。產卵期與草魚相近。在池養條件下,如果餌料充足的話,當年魚可長到500~800克,三齡魚體重可達3~4千克,在天然河流中可重達30-40公斤。
7、耐低氧能力極差,水中缺氧馬上浮頭,有的很快便死亡。

影響白鰱產量的幾個因素
1、合理的投放密度
其實作為池塘凈化者的花白鰱,在投放密度上存在的不同的理解。我們往往容易進入兩個誤區:
①投放少,規格大,產量不會低,這種投放方式因為魚對池塘藻類的消耗能力較低,容易在高溫期池塘出現藻類過剩,藻類水華,水中呈云朵狀,不可控,容易出現倒藻現象。
②投放多,規格小,產量持平,過多的花白鰱在池塘中也容易導致池塘藻類消耗過大,水肥不起來致使池塘缺氧。所以我們投放的密度需達到的一個原則是盡量多投放,但在池塘高溫期既不出現藻類過剩的情況下,水容易肥起來即可。這個密度需要養殖朋友根據每個池塘的具體情況,通過每年的實際操作觀察,合理的控制增加或減少密度。
2、正確的投放規格
花白鰱相對生長速度最快的年齡是在1冬齡后,即我們所說的2齡苗,所以我們在選擇苗種規格上不能一味的追求投放大規格,盡量在2齡苗種中選擇。舉個例子,在其他情況相同下,投放2齡的3兩苗種和投放3齡的1.5斤的苗種,生長一年3兩長至3斤,1.5斤長至4.5斤,但是在餌料消耗上3齡苗種消耗明顯大于2齡苗種,投放大規格魚種的成本也高,而出塘魚的價格沒有大的變化,投放大規格苗種得不償失。
3、充足的餌料
花白鰱靠什么生長,這里也容易進入一個誤區:靠的肥料。在花白鰱的攝食生長中,池塘有機碎屑往往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它魚糞便的分解產物、投喂顆粒料的粉料等成為花白鰱個體生長的主要食物來源,正可謂“一草帶三鰱。其次才是池塘的藻類和浮游動物,一般的池塘花白鰱通過攝食的藻類和浮游動物在生長中所占比重不超過4成。所以在我們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池塘的糞便,達到變廢為寶成為我們增產的關鍵。
4、穩定的池塘水質
池塘氨氮、亞硝酸超標,缺氧、慢性中毒、倒藻等不穩定的現象都會影響花白鰱的生長,縮短了花白鰱的生長時間,影響花白鰱產量。穩定的水體能提供花白鰱良好的餌料和適宜的生長環境。合理的施肥,定期穩水、解毒、改底,有效的使用增氧機是保持水體穩定的關鍵。

5、殺蟲藥的使用
使用殺蟲藥的同時不僅殺滅了池塘的藻類和浮游動物等生物餌料,破壞了池塘的環境,而且積累的藥物殘留對花白鰱的餌料生物和魚類的生長都有不利影響。目前減少殺蟲次數,穩定池塘環境首當其沖。
6、溶氧的決定性
溶氧決定產量,增氧增產是水產養殖的必由之路。充足的溶氧能保障池塘的載魚能力,減少發病概率,以及提高池塘餌料的轉化率,直接促進了花白鰱的生長。俗話說:“一日浮頭,三天不長”,這句話針對的是池塘所有養殖品種。保證池塘的充足溶氧,夜間多開增氧機,減少魚浮頭現象是增加產量的第一要素。
7、底泥的厚度以及飼料的投喂或草的投喂量
池塘的底質是限制池塘花白鰱的產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底質,營養積累和底泥特性不同,對餌料生物的可利用性和數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好的池塘底質施肥后肥效快,保肥時間長,生物餌料和有機碎屑充足,直接或間接的提高了產量。合理清塘、定期改底、使用活菌制劑能對池塘底質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

白鰱在南方地區日常生活中是吃的比較多的,相對于草魚的價格昂貴、鯉魚的食用禁忌、鯽魚的個頭太小,白鰱一頓飯下來剛好可以吃完,同時肉質相對來說也還算是比較好的,算得上是日常生活中性價比比較高的一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