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是分為定居型對蝦和洄游型對蝦。中國對蝦屬于洄游型對蝦,主要生活在河口沿岸的渾濁海域。對蝦養殖業在我國發展也有一段的時間,和大多數養殖業一樣,經歷過養殖的繁盛時期,轉而呈現出一種疲軟和平淡。

2018養對蝦賺錢嗎?
對蝦近幾年的平均價格有小幅度的提升,但是總量不大。基本價格都在65元/公斤以上,野生的對蝦甚至可以買到150元/公斤以上。我們獲取了河北石家莊某批發市場近兩年的對蝦價格,如圖所示:

從圖上可以看出,去年對蝦的價格相對較平穩,只在年底的時候下降了但是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又迅速的回升了,今年對蝦價格雖然有波動起伏,但是總體上價格差異不大,都在65元/公斤以上,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高于去年的售價。
盡管價格上是上升的,但是對蝦養殖的整個行業卻不容樂觀,我國對蝦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對蝦的產量下降,而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又是由于對蝦的養殖戶不注重對蝦養殖的環境衛生,導致對蝦的疾病。因此對蝦養殖想要獲利,需要從養殖對蝦的源頭做起,健康養殖,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對蝦的經濟利潤。

對蝦的養殖環境要求
溫度和鹽度是影響對蝦繁殖和生長的兩個最重要的生態因子。不同種類或處于不同發育階段的對蝦對溫度、鹽度有不同的要求。對蝦能夠耐受的溫度、鹽度范圍稱為耐溫、耐鹽范圍,對蝦自然分布區域的溫度、鹽度變化范圍可看做對蝦對溫度、鹽度的適應范圍。
對蝦多屬于熱帶、亞熱帶種類,一般不耐低溫。南方的種類如斑節對蝦、墨吉對蝦、長毛對蝦在低溫12-14℃左右即發生死亡;北方的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可耐較低的溫度,中國對蝦可耐5-6℃的低溫,日本對蝦耐低溫范圍大約在5-8℃。一般對蝦在高溫38-39℃左右發生死亡。對蝦在繁殖時以及胚胎及幼體發育時,對溫度的要求較嚴格,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正常的繁殖、發育與生長。中國對蝦可在13℃以上的水溫下產卵,適溫為16-18℃;胚胎發育適溫為18-20℃,過低發育遲緩,過高則畸形較多;幼體發育溫度范圍約為20-26℃,幼蝦及成蝦的生長適溫約為25-30℃。

對蝦一般都屬于廣鹽性種類,可適應較廣的鹽度范圍。中國對蝦可在鹽度為1的半咸水中和鹽度40左右的海水中生存和生長。斑節對蝦可在鹽度為0.5以下的水域中存活。墨吉對蝦則不能在鹽度7以下的水域中生存。仔蝦與幼蝦往往比成蝦可耐受更低的鹽度。對蝦不能在純淡水中生存。
對蝦對溫度和鹽度的適應能力是可以馴化的,用逐步過渡的方法可使對蝦適應較大的溫差與鹽差。通常馴化后適應的范圍與馴化前對蝦所處的溫度或鹽度有關,與馴化速度有關。緩慢馴化可以加大適應范圍。

對蝦養殖合理控料措施
1、常規控料:正常情況下,每飼喂五到十天就需停一餐或兩餐。一方面是減輕消化系統負荷,讓對蝦攝食藻類、細菌、生物絮團等補充微量元素促進吸收;一方面是清底調水,減少污染。
2、蛻殼控料:對蝦蛻殼時(直到甲殼硬起來為止)不僅不會吃料而且會大量耗氧,自然吃料會減少。一般視蛻殼數量減料三到七成。若是刺激導致的蛻殼就須停料一餐到兩餐觀察情況。
3、調水控料:水色不佳、水化超標、藻相失衡、水濃發暗、油膜泡沫、渾濁泛底、倒藻轉水以及使用了肥水活菌消毒產品等都需適當減料(減3-5 成,減量不減餐)。
4、改底控料:底質發臭發熱、風尾異味、池邊冒泡以及剛用了改底凈水產品等都需減料(減3-5 成,減量不減餐)。

5、天氣控料:轉風低壓、曝晴驟雨、升溫降溫等都須適當減料(料量減半、停一餐或一天)。
6、節氣控料:不僅初一、十五附近要控料,一些特殊的節氣也要注意適當減料。
7、捕撈控料:捕撈之前都需適當控料,也可用玉米代替掉3-5 成的飼料進行投喂。
8、發病控料:若發現病害都須減料五成以上。

對蝦的挑選技巧
1、新鮮的蝦,殼與肌肉之間黏得很緊密,用手剝取蝦肉時,需要稍用一些力氣才能剝掉蝦殼。
2、新鮮蝦的蝦腸組織與蝦肉也黏得較緊,但冷藏蝦的腸與肉黏得不太緊密,假如蝦腸與蝦肉出現松離現象,則表示蝦不新鮮。
3、選購活蝦時,如果蝦不時產生氣泡的話,也是新鮮的表現。
4、蝦殼須硬,色青光亮,眼突,肉結實,味腥的為優;若殼軟,色灰濁,眼凹,殼肉分離的為次;色黃發暗,頭腳脫落,肉松散的為劣。

對蝦市場價格還是可觀的,但是對蝦的養殖戶并沒有從走高的市場價格中獲得高的回報,前幾年早期死亡綜合征(EMS)和急性肝胰臟壞死(AHPNS)等病害的爆發,是對蝦養殖業由盛而衰的時間點,自此,對蝦養殖想要恢復過去的繁盛就需要對蝦養殖戶的不斷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