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秋冬季節后,海南樂東地區氣候變化無常、早晚溫差大、風向不穩、低溫低壓、陰雨天氣較長。天氣原因、人為因素,加上冬季瓜菜的大量種植嚴重污染地下水環境,容易導致藻類產生應激,養殖對象也產生應激,有害弧菌大量繁殖等。在上述因素影響下,對蝦容易發病,特別是有些養殖戶盲目用藥,造成次生應激,結果造成蝦大量死亡排塘。所以,冬季養殖常見問題需引起廣大養殖戶的注意:
其一.肥水困難,肥水后容易“落清”:
① 抽入池塘中的水還未進到位,水色已經很濃,這種水質肥起來很快,但“落清”也快,主要是抽進來的水體本身富營養化,水生動物較豐富,營養物質被水生物吸收后造成水質“偏瘦”,隨之“落清”:要先用活性蒜寶抑制水生動物繁殖過多過快,大量攝食藻類,同時要適時適量追肥保藻。
② 水色培起來后“落清”:也有可能是水體中存在有害物或藻類受氣候變化產生應激,應先用凈水王解毒,接著用護苗露+葡萄糖抗應激處理,然后再肥水。
③ 水體中堿性不足導致“落清”:可用特力鈣+六抗培藻膏來處理。
④ 底部青苔繁殖或池底泥皮大量滋生以及底棲藻類繁殖也會造成水體“落清”:此時需用黑金神+靈活100,按正常量的2~3倍使用,盡量把水體染成黑色,防止陽光對底部照射,及時分解底部富營養化的有機質,破壞青苔繁殖所需的環境和條件,然后解毒、肥水就容易多了。
其二.弧菌繁殖迅速:
無論是抽進的海水還是在池塘附近進的水,同樣存在弧菌,在池塘環境良好的條件下,弧菌對魚蝦類影響不大,但當池塘水體受各不利因素影響時,弧菌就可能大量繁殖,感染蝦體;最明顯的特征是空腸空胃、腸道斷節、紅脹、游塘,不到底部,不脫殼或脫殼緩慢,體表有花紋狀,有些對蝦死亡后發現有發光或水體發光等癥狀。可根據弧菌繁殖所需的條件調控水環境,控制發病原:
① 按3畝用納米氧1瓶+百安威2瓶清除病原活化底質,預防底部富營養化和老化藻類對底質的污染,連用2~3天直到蝦活力正常,再用新生態+藻健康+特力鈣改善生態環境;
② 把池水鹽度降5~7格或池水鹽度降到最低,在低鹽度下,弧菌會逐漸消亡,再用新生態或新活菌王抑制它的再生。針對弧菌問題,目前大多數養殖戶都是盲目處理,使問題惡性擴大化,建議在處理水體生態環境的同時結合健長靈、酶解多糖或清源、新活菌王內服。
其三.解毒抗應激處理上不給力,造成蝦體質下降、中毒:
放苗10~30天時,常常會因為這些問題而排塘,外在因素變化使蝦未能正常攝食,而投餌量過剩或暴食期不科學控料,以及藻類受應激產生毒性,致使蝦受應激體質下降,甚至亞健康下未能正確處理而出現更大問題。管理的不適當逐漸使蝦從亞健康轉向偷死排塘,因此前期對蝦體質的強化和抗應激解毒是重中之重。
以上問題是目前普通存在的現象,也是比較突出的主要矛盾,希望能引起廣大養殖戶的共識,做好預防。處理蝦病時,我們一定要耐心,因為蝦恢復過程需要一定的時日,切忌亂投藥,定要選好藥,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