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池
水泥池和土池均可,面積不宜太大,每口池以50~100平方米為宜,水深0.6~1.0米。也可用閑置的家魚產卵池及面積只有幾平方米、十幾平方米的水槽、坑涵作為培育池。
2、接種
將培育池整理、清洗干凈后注入新水,按每立方米水體施入硫酸銨50~70克或尿素30~40克、飼料酵母20~30克作為肥源,再放入從其他肥水塘里打撈來的水蚤種100克以上。以后每隔4~7天追施第一次用量一半的化肥和酵母,以保持池水有適宜的肥度。
3、收獲
水溫22~26℃,水蚤繁殖非常迅速,一般5~7天就能達到每立方米水體1000克以上的生物量,此時便可采收。用40~60目左右的篩絹布做成浮游生物網,撈取全池水蚤的30%~50%喂魚。
4、管理
水蚤繁殖的最佳水溫為24~25℃,pH為7~9,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在培育池中,如泥沙、有機微粒等雜質過多,或水質太濃、透明度太小時,極易堵塞水蚤的濾食器官而導致大量死亡。因此,要求池水透明度能保持在20厘米左右。水蚤對無機和有機毒物的富集能力特別強,可達數萬倍以上,所以污水培養的水蚤對魚苗很不安全,吃污水水蚤的魚苗,易患暴發性魚病和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