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餌。天然餌料種類以淡水螺類、蚯蚓及部分昆蟲為主,規模養殖輔投各種動物血、內臟和淡水魚蝦貝螺類,以及畜用配合飼料和農作物的秸稈。池塘養殖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野生螺螄或福壽螺,量一般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讓其自然繁殖,與水蛭共生共長,供其攝食。放螺數量不宜過多,過多則與主養品種爭奪生存空間,主客易勢。投喂動物血或拌餌投喂時,應注意間隔投喂和及時清除剩餌,天熱時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敗壞水質,影響水蛭生長。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極少,以調節水質為主,水蛭雖然對環境和水質要求不嚴,但水環境變化過大或變壞,則影響其生長和繁殖。養殖過程中,水溫一般保持在10-40℃之間,過肥過污的養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體中溶解氧應大于0.7mg/L,出現缺氧,小水體可通過人工淋水解決,較大的水體要及時注入新水或換水,在夏季高溫季節保持較為清新的水質十分重要。